【信源】申通建設
【編輯】左佐
【本期責編】藍爸爸
【本期編審】Shining靈感
近期,上海軌道交通市域線嘉閔線19標迎來重要突破。莘建路站~銀都路站盾構區間左線“永安號”盾構機順利完成上跨穿越市域機場線,穿越時隧道區間最小凈距僅5.9米,以1.73毫米的上浮數據,高質量完成本次重大風險源穿越;右線“鐵鋒號”盾構機順利始發,標志著項目建設進入雙線盾構施工階段。
@ 解放日報 孟雨涵 攝
19標莘建路站~銀都路站盾構區間,線路長約1855米,呈“V”型坡。區間下穿兩條主河道,水文地質條件受氣候影響顯著,主要掘進地層為黏土層,施工難度大。
區間采用兩臺9米級土壓平衡盾構機進行施工,雙線均由銀都路站始發,推進至莘建路站接收。本次完成穿越的“永安號”盾構機負責區間左線推進,目前已累計完成372環;完成始發的“鐵鋒號”盾構機負責區間右線推進,目前已累計完成40環。
盾 構 穿 越
盾構穿越施工中,上海申鐵高度重視前期準備工作,穿越前與項目團隊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邀請外部專家及相關參建單位進行實地踏勘,查看現場工況,研究制定穿越方案,并合理安排盾構掘進工籌組織、實時監測、應急保障等措施,確保穿越期間地面管片、砂漿、土方外運的全天候作業,實現盾構機推進“一次成型”。
河道巡視
Tip
人工監測
穿越過程中,成立由監護公司、上海申鐵、施工單位及監測單位組成的現場聯合指揮部,為穿越市域機場線提供多方保障。現場采用人工及自動監測相結合的方式提高監測頻次,實時掌握市域機場線隧道內的變形監測數據。
通過調整盾構機的土壓、注漿量、刀盤扭矩、掘進速度等參數,最終成功實現微擾動上跨穿越市域機場線的目標,也為后續工程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成功經驗。
盾 構 始 發
盾構始發過程中,項目團隊經過前期詳細勘察和深入分析,組織召開專題會研討制定解決方案,在盾構機制造階段,根據實際施工環境,形成了有針對性的技術措施。
同時,積極協同盾構機生產廠家,對盾尾刷、閘門密封系統、可注漿襯砌管片等關鍵部件進行定制化設計與升級,對盾構機運輸、組裝、調試等各環節進行嚴格管控。
@ 解放日報 孟雨涵 攝
在后續隧道區間施工中,項目團隊將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全過程、全方位加強現場管控,實時調整施工參數,確保盾構掘進作業穩步推進。
市域嘉閔線全長44.04公里,途經嘉定、閔行2個行政區,全線共設15座車站,列車最高運行時速160公里。按照規劃,它是上海市域線網中重要的南北向主軸干線,是串聯起嘉定新城、虹橋樞紐、閔行等重要新城及交通樞紐的主要線路,也是“軌道上的長三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將實現與市域機場線的互聯互通,大大緩解虹橋樞紐集散壓力,成為拉動西上海經濟的新引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