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似乎并不買賬,原本英偉達(NVDA.O)在凌晨1點多跌幅收窄至1%之內,但隨著“黃教主”的一頓“碳水盛宴”,市場信心似乎還是崩塌了,英偉達最終收跌3.43%。
英偉達GTC大會正式召開,但似乎并不及預期。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公司創始人兼CEO黃仁勛發表演講,聚焦了AI與加速計算技術的最新進展。雖然演講中提到了很多“新鮮玩意”,但市場似乎并不買賬,原本英偉達(NVDA.O)在凌晨1點多跌幅收窄至1%之內,但隨著“黃教主”的一頓“碳水盛宴”,市場信心似乎還是崩塌了,英偉達最終收跌3.43%。
關鍵連帶著今天A股整個算力板塊崩塌,不僅英偉達鏈集體大跌。
實際上,昨天剛公布業績的中國聯通(600050.SH)帶著三大運營商也一起大跌,大概率是市場對公司的業績有些不及預期。悲觀情緒下也有積極信號:從算力角度來看還是比較樂觀,2025年在算力的資本支出預算將增長28%,甚至還有特別預算,可見對算力投入的決心。
01AIDC需求爆發,算力的盡頭果然是電力!
近期的市場比較混亂,消費板塊和順周期接力科技,風生水起,此起彼伏。前期市場核心主線之一的人形機器人則緊緊跟隨幾個核心產業鏈消息進展而出現波動,目前呈現分化和輪動趨勢。一直以來,對于人形機器人的炒作預期明顯不如算力AIDC相關產業鏈建設預期來的實在,畢竟前者的核心驅動因素在于幾個機器人鏈的落地預期消息,以及送件的汽車零部件廠商技術遷移預期;而后者則是實實在在的訂單驅動帶來的供需關系變化。
比如這段時間資本市場比較火熱的數據中心電源賽道。
實際上從2024年到2025年,AI數據中心電源市場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無論是服務器電源、HVDC(高壓直流)、HDC;隨著AI下游應用的不斷擴展,市場對數據中心需求的快速增長推動了相關電源設備的高速發展,包括ACTC電源、UPS電源、HVDC和柴油發電機等。這里市場發現已經明顯出現漲價的就是柴油發電機。根據行業測算,2025年國內數據中心用柴油發電機市場規模預計達91億元,同比增速超50%。海外品牌(如康明斯、卡特彼勒)依舊占據80%以上市場份額,但由于受大型鑄造件短缺問題,其產能受限于供應鏈瓶頸,擴產周期長達2年以上,導致全球供應緊張。
比如典型機型,2000千瓦機組價格從2024年初的約200萬元漲至當前220-230萬元,漲幅達10%-15%;其中關鍵部件:以濰柴12V55發動機為例,價格已經從130-140萬漲至160-170萬,漲幅約15%,外資品牌漲幅更高,如康明斯等漲幅超過行業均值。市場預期,若海外供應持續緊張,年底前柴油發電機的均價或再漲5%-10%!海外產品產能受限,需求高增,產品價格走高,這些都給國產柴油發電機帶來了新的機會。
上市已經27年的濰柴重機(000880.SZ)在今年迎來“里程碑”時刻,就在本周一公司股價創上市后的歷史新高,年初至今最高漲幅已經超過130%;較2024年2月新低的5.96元/股,僅僅一年多時間,已經翻了7倍左右。
回到AIDC供電技術路徑上來看。目前市場的主流方案是UPS,后續數據中心為了尋求更高效節能的配電方式,AIDC供電方案或將呈現多樣化局面。主流數據中心供電方案包括不間斷電源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高壓直流HVDC(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巴拿馬電源和SST系統(固態變壓器Solid StateTransformer)等,下面根據券商研報,對各種電源系統方案進行了粗略的對比,僅供參考。
數據來源:券商研報
從上表對比中,明顯可見UPS系統技術相對成熟、兼容性強,是當前數據中心供電的主流方案,但由于其能耗相對較高、占地面積大(因為要獨立配電室、電池室,冗余配置進一步增加空間需求,對一些場地有限的數據中心并不友好,而且傳統UPS滿載效率約94%,模塊化UPS通過休眠技術提升也就能到94.8%,且輕載效率明顯下降,因此也受到了新興供電方案的挑戰。
比如最近資本市場比較熱門的HVDC系統,該方案以高能效、適配高功率密度等優勢在AIDC中的應用不斷擴大,因為無逆變器損耗,所以效率能達到96%,模塊化設計支持靈活擴容,直流配電減少層級,占地面積較UPS減少約30%;不過問題在于成本端,配套改造的直流斷路器等設備成本比較高,可能比較適合新建數據中心;
如果從成本效益來看,巴拿馬電源應該是目前短期最優,通過移相變壓器與整流調壓技術配合可以達到97.5%的峰值效率,而預制化集成,不僅使得占地面積僅為傳統HVDC的30%-50%,還降低了工程復雜度,節省20%配電投資,設備數量減少40%,使得初期投資成本比較友好。但問題就是技術推廣相對緩慢、運維經驗暫且不足,導致其滲透率仍處于較低水平;“未來解”可能是SST系統,因為在能源利用率、空間占有、建設周期等方面均有優勢,但技術好,成本也高,其電力電子器件成本高,定制化設計導致初期投資是巴拿馬電源的2倍以上,而且技術成熟度并不高,還在試點階段,所以滲透率極低。
綜上來看,目前市場短期依舊以UPS為主,HVDC系統對于很多新數據中心需求增長潛力較大,而巴拿馬電源系統具有很強的競爭壁壘,但滲透速度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SST系統需要等技術迭代來降本增效。
02HVDC的隱形龍頭?還是全球唯一
能殺入英偉達產業鏈的國內上市都有“兩把刷子”。
麥格米特(002851.SZ)早期階段聚焦于平板顯示電源領域,目前已經逐步發展為電氣自動化領域的綜合性解決方案提供商,平臺化發展。從公司業務變化來看可分為幾個關鍵階段:2003-2010年,以工業顯示電源為核心,進入醫療設備電源市場,完成初步的技術積累;2011-2017年,業務多元化擴張,逐漸涉足工業自動化、新能源車電控等領域,并于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2018-2024年,全球化布局加速,在德國、瑞典設立研究所,印度、泰國建立生產基地。
2020年經歷疫情帶來的短暫業績下滑,公司逐漸聚焦在智能家居領域。下圖出自于2023年中國智能家居(AIoH)發展白皮書。從增速來看基本符合麥格米特的整體營收增速趨勢,因此可以看出在2024年之前,公司業績的核心驅動因素就是近些年國內智能家居市場的增長。
2019-2023年,營收從23.94億元增至67.54億元,CAGR 23.1%,凈利潤從2.02億元增至6.29億元,CAGR 25.5%;也正是對應了2024年市場對麥格米特的估值,整體PE(TTM)在30倍以下。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59.03億元,同增21.06%,扣非凈利潤3.63億元,同增18.10%。
分業務來看,2024年之前包括去年,公司的電源產品一直都是第二大業務,占比穩定在30%左右。不過今年來看,估算還是智能家電電控產品貢獻更大。當然市場炒作的是公司的業績預期。
2024年對于麥格米特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去年10月根據英偉達披露,麥格米特是公司GB200 NVL72電源供應商中的其中一個,并參與了英偉達Blackwell GB200系統的創新設計與合作建設,“殺入”英偉達供應鏈讓麥格米特市值水漲船高。
不過市場對于麥格米特的預期差更多體現在供應份額和供應地位變化上。
前面提到了是電源供應商之一,而市場也一直流傳著麥格米特只是三供,前兩個分別是臺灣省的臺達,供應英偉達的份額在60%左右、光寶的份額在25%左右;這樣看麥格米特只有15%的空間(看機構調研說僅有5%);然而,作為一家臺灣省的企業,這個臺達可不一般,靠著電源轉換技術硬生生將電源模塊做成了“工業命脈”。據統計,2024年全球數據中心電源模塊32%的市場份額是臺達的。換言之,全球每三臺服務器就有一臺用著臺達的電源系統,微軟Azure、谷歌云的數據中心都離不開臺達的電源模塊。
由此看,能從臺達那里搶肉吃,提升公司的供應份額,成了公司能否提升估值維度的重要方面。就在不久前麥格米特預告了570KW機柜級HVDC方案(Power Rack)。這一方案的功率密度較臺達等廠商主流方案為72KW機架式HVDC(Power Shelf)提升近8倍,成為全球唯一掌握該技術的公司。據調研,該產品方案已于2025年3月上旬完成研發并送測客戶,市場預期該產品方案適配AI算力集群高能耗需求,顛覆傳統電源架構,直接解決英偉達GB200等超算服務器的痛點,更大的預期是GB300很有可能采用新方案,市場或將關注訂單落地情況。
小部分替代臺達,且光寶、Vicor等聚焦傳統電源模塊,尚未推出同類高密度機柜級方案。這讓麥格米特很有可能從三/四供應商一躍成為第二供應商,甚至沖擊臺達的供應份額,這將給麥格米特增量業務到增量業績轉化帶來很強的預期,也是近期大漲的核心邏輯。
同時技術的稀缺性和算力市場的預期增長給了麥格米特價值重估的機會。
對于算力基建產業鏈(AIDC)這塊還是長期比較樂觀的,目前的市場的核心就是4月底之前的年報和季報披露這段窗口期。
從產業基本面的進展看,DeepSeek的出現提升了市場對國內科技板塊投資信心。不過任何產業落地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以最近比較熱的字節、阿里、騰訊等大廠為例,它們大幅上修了未來三年在算力這塊的資本開支,每年可能超1000 億,然而這些資本開支需要先轉化為上市公司的訂單,接著再轉化為各家銅纜、CPO、液冷、UPS/HVDC電源、服務器等基礎設施供應鏈相關公司的業績,存在一個時間差。而且,科技股在經歷這段時間的變化,市場信心確實恢復不少,信心帶動了估值修復和提升,目前科技板塊有些標的的估值已經拔高了不少;
當前亟需基本面的跟進,短期震蕩或回調也很正常,市場也在等待年報和一季報的數據來驗證業績。風險也在,像麥格米特這樣可能年報和一季報都不會很出彩,畢竟科技板塊的業績特點,二季度之后的中報可能會有比較理想的表現,前面也提到了訂單是增量業務到增量業績轉化的核心,算力投資從投入到訂單交付存在至少半年的周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內容均來自于公開平臺,不保證內容的真實有效;文中內容不作為任何投資決策的參考,所涉及個股不作任何推薦,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