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工優品
第四十八期 琉璃擺件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中,一朵朵琉璃花浴火而生,絢麗綻放。
今天為大家介紹張店區榮寶琉璃文化創意工作室帶來的琉璃藝術,領略琉璃與火焰交織而成的傳統工藝之美,感受“彩云易散琉璃脆”的詩意韻味。
PART.01
琉璃花冠 光影溢彩
花開生兩面,蛇蝶一念間。在光與影的交織中,琉璃以凝固的詩歌形態重生。
這件“靈蛇蝴蝶花冠”以燈工琉璃技藝為骨,熔融流動的彩色琉璃為魂,經1200℃的烈焰淬煉,將蛇的蛻皮重生、蝶的羽化輪回、花的開謝循環,凝練為琉璃材質特有的透明與混沌交織的美學。
光影交錯間,琉璃內部的色彩與流紋隨角度變幻,琉璃的通透與其色彩的斑斕交相輝映。
PART.02
淄博琉璃 千年傳承
琉璃,亦稱“瑠璃”,是以各種顏色人造水晶為原料,經1000多度的高溫燒制而成的珍稀裝飾品。其品質晶瑩剔透,因其色彩多樣,古人也稱之“五色石”。
西周琉璃珠(圖源中國琉璃網)
早在西周時期,便已有琉璃器物蹤跡,可見中國琉璃工藝的悠久歷史。
隨時代發展,琉璃的制作技藝也在不斷完善演進。唐代工匠掌握了氣泡控制技術,琉璃工藝蓬勃發展。宋代淄博琉璃的獨特美感融入宮廷藝術中, 宋時工匠研制出乳濁琉璃(藥玉),明代開發出聞名遐邇的"雞油黃"配方,清代則完善了套料雕刻工藝。
山東省淄博市礦產資源豐富,為琉璃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匠師們巧施技藝,以火爐為媒,將石英砂煉制成琉璃,造就了五彩斑斕的琉璃世界。
如今的淄博琉璃品類繁多,涵蓋熱成型、燈工、脫蠟、雕刻、內畫等五大門類,有瓶、爐、碗、盤、杯、瓶、塔、燈等千余種款式,上萬種花色。
博山區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琉璃之鄉”榮譽稱號。2008年,琉璃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PART.03
繁復工藝 浴火而生
淄博琉璃的制作工藝傳統而復雜,工序繁多,燒制一個完美的琉璃制品,需要經過化料、挑料、吹制、塑形、退火等一系列繁復而精細的流程。
在化料階段,匠人們將原料倒進高溫窯爐中進行熔煉,將料棍放入窯爐以附著熔融的琉璃。隨后是挑料環節,匠人們小心翼翼地將帶有熔融琉璃的料棍從1400℃高溫的窯爐中取出。
接下來的吹制和塑型程序密不可分,這是琉璃制作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匠人們利用吹筒進行吹制,最佳時間只有15秒左右,用力過大或過小都會使琉璃產品產生瑕疵。因此,對吹制技術的要求極高,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在塑型過程中,因爐內溫度較高,琉璃存在軟度,匠人們需要在旋轉的同時完成造型,這無疑增加了制作的難度。
琉璃成型后,還需要進行退火處理。匠人們將燒制好的琉璃放入500℃的保溫窯內保溫四天,以確保琉璃制品在保持美觀的同時增強其穩定性。在此過程中,如果造型好的琉璃沒有出現炸裂,則表明此產品燒制成功。
PART.04
創新設計 絢麗綻放
近年來,隨著文化復興和保護意識的日益增強,淄博琉璃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當地政府與文化機構攜手并進,致力于淄博琉璃的傳承與保護。
眾多藝術家和工匠運用現代科技與創新設計理念,推動琉璃工藝創新發展。
本期介紹的榮寶琉璃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為滿足現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榮寶琉璃匠人們在設計上不斷推陳出新,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巧妙融合,創造出既具東方韻味又符合現代生活美學的佳作。
此外,琉璃手藝人還通過互聯網平臺展示精美的琉璃工藝品,介紹琉璃燒制的傳統技藝,致力于將傳統琉璃技藝年輕化,注入新鮮血液,讓這項古老而美好的技藝得以新生與傳承。
淄博琉璃的匠人們以創新的設計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為這項千年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如今的琉璃藝術已不再僅僅是博物館玻璃展柜中的陳列品,更以優雅的姿態走進現代生活空間,在居室中綻放出獨特的藝術光彩。
關于國工優品
國工優品點評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推出的公益活動。
活動旨在發現和鑒賞植根民族文化、融合當代科技、自主創新制作、符合現代審美的高品質國產消費品,助力東方文化復興和高端品牌打造。
以上是本期國工優品的全部內容,感謝閱讀、訂閱、點贊。
想看什么點評,歡迎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
國工優品
微信號|國家工藝美術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新浪微博|國工優品
小紅書|國工優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