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廈門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留言,建議將西柯思湖工業區建設為大學城,引進集美大學等高校。
網友
聽聞集美大學正在籌劃同安校區,為進一步優化廈門教育資源配置,推動環東海域高質量發展,建議將西柯思湖工業區建設為大學城,引進集美大學等高校。
一、現狀分析:西柯思湖工業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處于環東海域同安新城片區核心位置。北鄰同安新城公建群,周邊環繞廈門科學城、銀城智谷、云谷,向南則可眺望創谷。這種獨特的空間布局,使其天然具備了與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的潛力。可是,該工業區現狀與今日之勢已完全不符,與周圍“三谷”的新經濟發展雄心和定位不符,且給主干道的城市界面減分。與此同時,該工業區發展面臨挑戰,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多以傳統工業為主,土地利用率不高。
二、該區域建設同安大學城的重要意義:
1. 打造創新智慧之城:廈門致力于打造創新型城市,同安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正積極向智慧產業轉型。智谷、云谷和創谷已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嶄露頭角,此處引入大學可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思維與科研成果。她與將周邊產業園區緊密合作,共同攻克技術難題,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深度契合廈門創新智慧之城的定位。
2. 促進產城融合發展:目前周邊居住區已形成一定規模,且三谷產業園區已成。大學城的建設將作為連接居住區與產業園區的關鍵紐帶,推動產城融合。高校培養的人才可直接輸送至周邊產業園區,滿足企業人才需求;產業園區為高校學生提供實習與就業機會,同時為教師科研提供實踐場景。這種良性互動能夠加速產業發展,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實現區域經濟與社會協同發展,助力區域實現產城融合的美好愿景。
3. 推動可持續發展:傳統工業區向大學城轉型,是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動實踐。將低效的工業用地轉變為高附加值的教育科研用地,不僅優化了土地利用結構,還能減少工業污染,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和城市界面。建設將帶動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等理念傳播,周邊配套設施建設也將遵循綠色可持續原則,從各個方面推動環東朝著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為城市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大學城的建設將帶動大量的人流(特別是朝氣蓬勃的年輕群體)、物流、信息流匯聚,刺激消費,拉動周邊房地產、餐飲、零售等行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能夠為區域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綜上所述,將西柯思湖工業區建設為同安大學城,對于推動區域教育、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發展具有重要和、長遠意義,望各位領導能夠充分考慮。
官方回復
集美大學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發展,學校的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學校生均占地和校舍面積逐漸緊張。學校目前正在謀劃拓展辦學空間。
來源: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