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贊完DeepSeek,黃仁勛就發新模型要搶客戶,號稱新推理模型秒殺R1!
3月18日,黃仁勛在GTC 2025大會上發表了激情洋溢的主題演講,展示了英偉達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技術突破。他身穿標志性黑色皮衣,沒有使用提詞器或筆記,即興演講。
黃仁勛宣布了下一代GPU架構,并展示了將AI技術應用于商業領域的新進展。英偉達與快餐巨頭Taco Bell合作,優化得來速服務,通過語音AI系統提升點餐效率。他還發布了全球首款開源的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NVIDIA Isaac GR00T N1,推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GTC 2025吸引了約2.5萬名與會者,包括微軟、谷歌等行業巨頭。大會現場座無虛席,許多人早早排隊等候入場。
英偉達作為AI時代的引擎提供商,其每一次發布會都備受關注。
黃仁勛對來自中國的AI公司DeepSeek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贊其R1模型為“卓越的創新”。他表示,高效模型與強大算力的結合是未來趨勢,英偉達的芯片能夠滿足這種需求。
隨后,他宣布推出基于Llama的新推理模型——Nvidia Llama Nemotron Reasoning,聲稱其在準確性和速度上大幅超越DeepSeek的R1模型。
號稱是一種“任何人都可以運行”的 AI 模型。
作為英偉達 NIM 微服務的一部分,這套模型可以在任何平臺上運行。
“這不是芯片,而是AI工廠的流水線。”黃仁勛定義道。
以運行6710億參數的DeepSeek-R1模型為例,8塊Blackwell Ultra實現每秒3萬token吞吐,推理成本效率較前代暴增32倍。
更狠的是,推理算力需求比一年前預測暴漲100倍——當AI學會“鏈式思考”(Chain of Thought),每一步推理都需反復調用模型,傳統暴力堆算力的玩法徹底失效。
和過往多次激動人心的演講不同,今年GTC主題演講可能是黃仁勛多年來第一次需要“回答”問題,而非完全由他設定議題的一次——
在DeepSeek R1引發的沖擊后,英偉達近年來少有的被市場質疑:是否隨著算力進入推理時代后,它代表的規模化不再成立。
這也是貫穿當天演講的核心。
黃仁勛從開場的視頻到最后,都在強調一件事:今天從自動駕駛,到生成式AI,一切的根源都是token,而產生這些token的根源是英偉達。
黃仁勛斷言:當大模型進入落地絞殺階段,成本與效率才是生死線。
英偉達的三代芯片、量子布局、操作系統級整合,正構筑一道算力護城河。
而當機器人“Blue”與黃仁勛握手時,一個更危險的信號浮現:掌握智能生產線的公司,終將定義下一個文明紀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