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美俄兩國總統進行了一次長達2小時28分鐘的通話,創下了兩國領導人通話時長的歷史紀錄。不過,這個紀錄背后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插曲:這通電話比原定時間足足晚了一個小時才開始。
按照克里姆林宮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此前公布的計劃,通話時間應該是莫斯科時間下午4點開始。但實際上,普京當時正在參加俄羅斯工業家和企業家聯盟年度大會,看起來完全沒有要按時赴約的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當天下午4點左右,當會議主持人提醒普京"佩斯科夫預告的通話時間快到了"時,普京還打趣說:"不要聽佩斯科夫的,他的工作就是這樣。"這句話立即引得現場一片笑聲。而普京本人似乎也樂在其中,一點都不著急。
后來根據俄媒消息,普京最終是在下午4點52分才離開會場。而按照美方消息,通話是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0點,也就是莫斯科時間下午5點才開始,比原定的美國東部時間周二上午 9 點,晚了一個小時。這意味著,特朗普在白宮整整等了普京一個小時。
這里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佩斯科夫作為普京的新聞秘書,負責安排總統的每日議程。這個通話時間肯定是經過俄美雙方反復協調才確定的,普京不可能不知情。那么問題來了: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事實上,這并不是普京第一次讓人等。就在5天前的3月13日,他就讓特朗普的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足足等了8個小時。當時普京正在會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直到會談結束才接見威特科夫。雖然特朗普后來在社交媒體上否認了這一說法,但這種"讓人等待"的戲碼顯然是普京的慣用手法。
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皮弗在社交媒體上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就是特朗普過去六周對普京讓步的代價:普京把特朗普看得很輕,讓他等著一點問題都沒有。"除此之外,全球形勢研究室總裁布魯恩更是直言:"讓領導人等待是普京的老把戲了,但這次有點過分。普京在公開場合嘲笑特朗普。"
更諷刺的是,就在普京讓特朗普苦等的同時,白宮發言人們還在電視上宣傳"普京多么尊重特朗普"。
值得一提的是,從美俄雙方公布的通話內容來看,收獲并不多。特朗普政府此前大力推動的"俄烏30天停火"提議,最終被"俄烏30天互不襲擊能源設施"所代替。普京雖然同意了這一點,但馬上又提出了一堆前提條件,包括要求全面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情報支持。
有趣的是,在這漫長的通話結束后,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這是一次"非常好且富有成效的通話"。至于被普京晾了一個小時的事,他只字未提。
按理說,等這么久怎么也得有點情緒吧?可特朗普愣是裝聾作啞,一個字都沒吭。
為啥不說?一是面子問題。特朗普這人最愛吹噓,哪能承認被普京擺了一道?再說下去,不等于告訴全世界他被耍了?二是策略需要。他還指望跟普京談下去,硬著頭皮也得把這事兒咽下去,當沒發生過。
不僅如此,他還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否認與普京討論了對烏克蘭的援助問題,盡管克里姆林宮的聲明中明確提到了這一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普京讓特朗普等待一小時,或許不僅僅是在展示力量,更是在向全世界傳遞一個信息:在這場談判中,他才是主導者。而特朗普的沉默,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但不管怎樣,這場讓特朗普苦等一小時的通話,恐怕會被寫入外交史,成為研究大國博弈的一個典型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