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時,遼東大地已涌動發展熱潮。
在岫巖滿族自治縣洋河鎮鄉村振興產業基地,一棟棟設施農業大棚如同一面面迎風起航的白帆。大棚內,種植戶們緊張忙碌著。
“洋河的草莓連續多年獲得國家級金獎,聲名在外。現在村屯環境更美了,運輸的道路等基礎設施更完善了,外面的人也更愿意來,發展環境好了就是在為咱種植戶打廣告、創效益。”草莓種植戶于會寶說。
這是國家民委指導各地以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少數民族發展任務)(以下簡稱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為紐帶,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生動縮影。
▲ 遼寧丹東東港市興邊富民特色(草莓)產業大棚內,碩果累累。圖片來源:丹東東港市民宗局
聚焦主線:資金效能向“融”而行
“項目規劃必須緊扣鑄牢主線,突出‘融’的導向,實行項目審核備案制,讓每分錢都成為促進民族團結的種子。”遼寧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族和宗教委黨組書記、主任張智明說。
2024年底,岫巖縣大營子鎮鄉村振興產業基地二期工程竣工,39棟標準化設施農業大棚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新地標。“這些大棚是我們駛向農業現代化、農文旅融合新藍海的旗艦。我們將以此次項目為契機,打造鄉村振興的樣板,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大營子鎮副鎮長宋立營說。
據了解,2024年,國家民委支持遼寧省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近億元,在民族自治地方實施特色產業項目117個,重點支持民族村寨建設和發展、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手工業等產業,建立10個民族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地,進一步賦予項目資金“三個意義”,實現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目標。
▲ 遼寧鞍山岫巖洋河鎮高標準溫室大棚。
岫巖縣圍繞“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思路,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680萬元,撬動整合資金2000余萬元,在洋河鎮建設高標準溫室大棚200余座,創造收益超過1000萬元,帶動全鎮9個村實現集體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解決當地1000余人就業。
產業筑基:特色項目激活振興動能
陽光透過半透明的棚頂,均勻地落在滿目濃綠的植株上,顆顆鮮紅草莓點綴其間。這里是丹東市東港市小甸子鎮鄉村振興產業園區。
草莓種植大棚內,小甸子村村民房明和種植戶們一起小心翼翼地摘下成熟的草莓。“東港草莓品質好、賣得好,我們干勁十足。”幾年前,房明帶頭在這里租了兩個大棚種草莓,現在年收入超30萬元。
曾經,小甸子鎮11個行政村中有9個集體經濟“空殼村”。當地念活“草莓經”,通過成立園區,黨員領辦果蔬專業合作社。目前,園區帶動群眾就業400余人,累計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約160萬元,村民生活和村莊面貌顯著改善。
▲ 遼寧丹東東港草莓種植基地的村民們忙著采收、搬運草莓。
近年來,遼寧省加大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投入力度,打造特色產業品牌,扶持特色產業項目,“東港草莓”已成為全國知名的品牌標識。同時,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擴大產業發展規模,相繼在全省扶持建設基地16個,品牌價值77.5億元,丹東現代農業(草莓)產業園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十大案例。
圍繞打造民族手工業品牌,遼寧省支持盛京滿繡、岫巖岫玉、阜新瑪瑙、喀左紫砂產業、丹東景泰藍等,以品牌化、時尚化、工匠化為引領,引導民族手工業融入現代生活,實現組織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通過打造興邊富民特色產業(草莓)創新合作中心、興邊富民特色產業綜合體、興邊富民特色產業園、興邊富民特色產業項目,遼寧省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打造興邊富民產業網絡,增強邊境群眾就業增收能力。
民生為本:共同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2024年4月,丹東市鳳城市賽馬鎮,村民赫榮昌擰開新裝的自來水龍頭感慨:“以前挑水要走三里地,現在政府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修了蓄水池,家家通上凈化水!”
近年來,遼寧省突出惠民生重點,在資金項目設置和實施中,優先安排改善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民生項目186個,修建道路76公里、漫水橋24座、飲水項目19個、小型排水溝11公里,實現了花小錢、辦實事、惠民生目標。
▲ 在粉黛花田游玩的各族群眾。圖片來源:遼寧省大連金普新區石河街道石河村
去年“十一”黃金周,大連市石河街道石河村開啟了一場“粉色的美夢”之旅。在村里的東溝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象征浪漫的粉黛如期綻放,與綠水青山共同繪成一幅和諧唯美的畫卷。眾多游客暢游其中,體驗著鄉村生活的幸福與浪漫。
近年來,按照增進共同性方向,立足當地民俗風情和優秀文化遺產優勢,重點建設大連石河村、丹東大梨樹20個和美村寨。各地以“民俗文化+鄉村旅游”為切入點,打造“村美、民富、業興、人和”的和美村寨。
民族團結同心、融合平臺同建、改革成果同享、平安社會同創的良好局面持續鞏固和發展。在這片黑土地上,各族兒女攜手繪就的現代化長卷,正漸次舒展……
監制 |肖靜芳
統籌 |安寧寧
編輯制作 |章音頔
來源 |共同發展司
看完了,點個“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