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醫療板塊在資本市場熱度攀升,AI 技術加速落地醫療行業,推動其向智能化大步邁進。和睦家醫療已完成 DeepSeek 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全面將 AI 融入臨床診療與醫院運營。后續計劃開發臨床輔助診療系統,打造動態醫學知識平臺,借助相關技術優化診療流程,提升診療效果。在首屆“大灣區 — 全球醫療峰會”上,新風天域聯合創始人吳啟楠也指出,科技正重塑醫療服務,對 AI 等科技的投入是集團戰略重點,致力于構建科技與 AI 驅動的醫療生態。
AI 醫療的應用前景與挑戰
AI 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其正在全方位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從個性化健康管理、遠程醫療升級,到診療流程智能化,AI 正逐漸成為解決醫療資源供需失衡問題的重要工具。然而,AI 醫療的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數據質量與隱私安全、政策監管以及商業化難題等,仍是阻礙行業前行的主要因素。
跨學科融合的重要性
多位專家強調,AI 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需要跨學科融合,涵蓋基礎科學、轉化科學、監管科學和醫學科學等多個領域。例如,香港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教授提到,癌癥治療正朝著 “更智能的療法” 時代邁進,借助人工智能驅動的生物標記技術和精準藥物開發,可大幅提升治療效果。
新興人工智能醫院的發展
AI 在醫療領域應用前景廣闊,能優化服務流程、緩解資源失衡,但數據隱私、政策監管、商業化等難題也亟待解決。專家強調,AI 醫療發展需跨學科融合。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新風天域已啟動戰略合作,將打造 “香港研發 — 灣區轉化” 模式,促進醫療技術交流。
新興的人工智能醫院同樣進展顯著。微醫天津人工智能總醫院借助 AI 賦能基層,收入高速增長,已躋身天津醫療機構收入前三甲。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打造的 Agent Hospital 也預計 2025 年上半年向公眾開放。不過,人工智能醫院面臨商業化困境,付費主體不明,監管與數據安全方面也需突破。
市場對 AI 醫療的關注
資本市場方面,2025 年 3 月 18 日,恒生科技、恒生指數等上漲,恒生醫療 ETF 漲幅超 3%,成交額超 13 億元。成分股多數上揚,藥明康德等領漲。消息面上,“AI + 醫療” 行業解決方案預示全球醫療市場資產規模有爆發可能,國內政策利于 AI 制藥發展,AI 在藥物研發等領域優勢顯著,有望推動行業變革與估值提升。
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建議
中泰證券指出,AI 在醫學影像、病理診斷等領域已規模化落地,市場規模增長迅猛。興業證券建議關注創新藥等細分領域。財信證券認為,行業有望借助技術平臺化等實現多元化發展,建議關注有創新與出海能力的企業、AI 醫療企業,以及受益于集采和國產化的企業。
AI 深入應用將變革醫療行業,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但也需克服諸多挑戰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