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觀察
#hz,529
那就是去看花。
到了三月中旬,我心里一直有個念想:要去法喜寺看白玉蘭了。
只是天公不作美,上周連續的陰雨天,阻礙了我跑過去的腳步。
終于,雨過天晴,我二話不說就去了。
杭州城里不缺玉蘭花,西湖邊,公園里,運氣好的總能碰上幾株幾朵。
但法喜寺里的這一棵不一樣。它已經五百多歲了,具體幾歲,503,505,都有說法。
五百年白云蒼狗,它就靜靜立在那里,花謝花開。去看它,不僅是賞花,也是欣賞時間的刻度。
往年我都是趕著大清早去的,七點,法喜寺剛開門,沒什么人,能從各個角度把這百年玉蘭花看個過癮。
今年不一樣,我是下午去的,在天竺路上就被車堵了二十分鐘,更是被玉蘭樹下的人群嚇了一跳。
大家陣仗也很齊,拿手機的,拿相機的,拍合照的,拍花朵的......
但都很守規矩。偶爾有個人,想飛個無人機,被制止后老老實實放在了包里,沒有拿出來。
這法喜寺的玉蘭花,每年都有人播報實時開花進度。
今年因為碰到雨水多,花期本就短,我去看的時候,已經能看見花朵上明顯的黃斑。
等到稿子發出來的時候,應該就要迎來玉蘭花謝了。
只是在遠觀之下,依然會暗暗感嘆,這法喜寺的玉蘭還是好看。
白玉蘭的造型本就討喜,向上微微張開,像飛來的一朵朵白蝴蝶,也是因為在法喜寺,又像佛祖的“說法印”。
也是足夠年長,這株白玉蘭的樹干約莫有1米。
樹冠撐開了七八米,從下往上拍,在黃墻中,掛紅燈籠, 簌簌玉蘭花白。
我總感覺, 樹上的花,像樹下人的心愿。 人間一個愿,天上一朵白玉蘭。
如此一樹的心愿,搖搖晃晃走了500年,可能對這株白玉蘭來說,才是真的“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今年花期開得短,沒關系,大不了明年繼續開。
我看了一會兒花,看了一會兒人。不在人群不知道, 杭州人是真愛看花啊 !
這邊廂,一群結伴而來的阿姨們,聚在一起窸窸窣窣:“你看,我用手機拍也蠻好看的嘛。”
那邊廂,扛著“大炮”的叔叔努力找一個合適的機位。
不知道別的城市是不是這樣,在我的心目中,杭州一年四季的花, 自有章法。
上周末是法喜寺白玉蘭,這周末就該輪到太子灣的郁金香了,再是曲院風荷鄰水櫻花,又到湘湖邊的木繡球…
什么季節看什么花,杭州人一清二楚。
而杭州這座城市,也很神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投其所好, 一年四季都能與花不期而遇。
印象最深的是櫻花,第一年寫了濱江聞濤路櫻花大道,美死了!
后來就有讀者跑來說,古翠路上也有櫻花,下沙云水站地鐵出來一路也有櫻花,環城東路,沿河一路是櫻花…
而對于喜歡的花,杭州人也是愛的死心塌地。
大屋頂的吉野櫻,想要拍出一溜吉野櫻盛放,而花下一顆人也沒有,據可靠消息是清晨5點。
每年,只要發太子灣春季花事活動,半小時就能破5000。
剛剛我就還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在問周末有沒有人去太子灣看郁金香。
雖然知道人多,但還是愿意去看一眼花。
現在也很方便,分段式預約,水上公交專線,總感覺杭州在努力讓你看上想看的花。
還有植物園,六和塔啊,郭莊啊,每年舉辦各類花展,牡丹花展,菊花展,春蘭展…
我以為,杭州是這幾年開始愛看花。
但土生土長的杭州朋友說,怎么會, 看花是刻在杭州人骨子里的 。植物園的菊花展都舉辦十屆了;太子灣的郁金香展,辦了二十多年;靈峰探梅更是千百年...
以前我不相信,有一座城市里的人會專門到處跑去看花。
直到來了杭州 。
因為在杭城里跑,我發現一年四季,杭州景區里的長槍短炮,瞬間明白了:“原來真有一座城市的人, 是為花忙的 。”
在法喜寺看完白玉蘭,上了香,祈了愿,運氣好,還看到了滿地的白鴿。
路邊的草叢里,一只小橘在呼呼大睡,人來人往的香客們完全不會打攪它。
就連走去公交車站的路上,也看到了很多肆意綻放的花朵。
有位老婆婆在曬衣服,身后是一片油菜花,開得極具生命力。
于是想起巴爾蒙特說的那句:“我來到這世上是為了看太陽。”
不只是看太陽,也要看花,看生命。
本圖文版權歸小O獨有,
歡迎留言,嚴禁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