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英偉達AI盛會GTC 2025上宣布:正式推出Blackwell Ultra芯片,預告公司下一代芯片“Rubin”。
此外,英偉達將與幾家電信行業引領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基于人工智能的6G無線技術。英偉達與通用汽車合作升級,將聯手打造AI自駕與智能工廠。
可以說這次GTC亮點還非常多的,不過股價卻表現不給力。本周二收盤,英偉達股價收跌3.43%,盤后續跌0.56%。
為什么?
如果deepseek沒出現之前,以這次GTC發布的信息,英偉達肯定是會暴漲的。但deepseek出現之后,且不說它以低成本、高性能、開源生態大幅降低對英偉達高端芯片需求,deepseek引發了全球對中國科技股的重估,同時加速了相關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所以中美兩國科技股現在出現“平價效應”,美股“七巨頭”今年幾乎“全軍覆沒”,特斯拉今年累計下跌了44%,Alphabet下跌17%,蘋果和英偉達下跌了14%。
而“中國科技股七巨頭”,比如阿里、騰訊、美團等今年暴漲,比如今年以來阿里已經暴漲超過70%。
所以說美科技股對標中國科技股是高估,中國科技股對標美股是低估。以恒生科技指數為例,目前市盈率約22-25倍左右,而美股科技股在30倍以上。
其實就現階段來說,美股科技股30多倍的市盈率估值也并不算高,預計美國仍將持續拉高AI的技術上限,美國科技股的上限也是中國科技股上升的空間。
所以現階段中國科技股的上漲仍然是第一階段的補漲行情,第二、第三是階段才是業績兌現行情。盡管目前行情會出現反復,但現在第一階段還沒結束。
中國是一個科技應用大國,新技術出現之后會快速應用到產業鏈以及普及到居民生產生生產中,就像之前的互聯網革命與移動互聯網革命,中國的技術應用在全球是首屈一指。
按照國家預算報告安排,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4.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支持地方加大重點領域補短板力度,進一步向實施區域重大戰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傾斜。
科創綜指ETF華夏(589000)是新質生產力的主要“集中地”,是政策利好的主要受益者,有望實現估值和利潤修復的“戴維斯雙擊”。
同時這次的AI革命也將引起廣泛的普及潮以及投資潮,作為國內主要聚焦“硬科技”,政策支持明確,成長潛力大的科創板成為這輪科技革命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如華夏上證科創板綜合ETF聯接A:023719,華夏上證科創板綜合ETF聯接C:023720等,這些在場外發售的指數將是未來市場的香餑餑。
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明確今年經濟增長5%左右,這目標非常雄心壯志,也將意味著2025年的宏觀政策更加發力,這是今年A股第一個利好之一。
加上AI為主要標志的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以deep seek的出現+機器人在春晚的表現為標志,中國已經明顯在這輪科技革命中捷足先登。預示中國科技股漲勢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因為這次革命是持久的、深刻的。
綜上,2025年A股最大的驅動力有兩個,一是科技創新、科技成果帶來的市場信心提升、產業鏈投資潮、經濟高質量發展成就。二是宏觀政策加碼,包括貨幣政策適度寬松、財政政策更加積極。也意味著今年A股、科技股不止有一輪行情,將會有第二、第三甚至第四輪行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