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永安行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繼勝正在籌劃公司股份轉讓事宜,股權轉讓完成后,哈啰出行聯合創始人楊磊將成為永安行實際控制人。
根據企查查的股權穿透顯示,Hong Kong RideTech Limited持有上海哈茂100%的股權,系上海哈茂的控股股東,而Hong Kong RideTech Limited則由哈啰出行100%控股,這也意味著哈啰出行系接盤方上海哈茂的間接控股股東。
哈啰出行成立于2016年,公司位于上海閔行,是一家主要提供移動出行服務及新興本地服務的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曾入選2022年GEI中國獨角獸企業名單、2023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永安行則是“共享單車第一股”,主要業務是基于物聯網和數據云技術的共享出行系統的研發、銷售、建設、運營服務,同時依托永安行平臺通過永安行App向消費者提供共享出行服務、智慧生活服務以及分布式氫能數據平臺等業務。
01
總成本15億,共享單車第一股易主
2017年,頂著“共享單車第一股”光環的永安行登陸A股,借助彼時共享單車業務的爆火,公司市值一度突破百億。但隨著無樁共享單車的崛起,公司傳統業務遭受重創,已連續三年虧損。2024年,永安行更是計提1億元資產減值等待“新主”。
根據公告,3月14日,哈啰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哈茂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哈茂”)與孫繼勝、常州遠為等人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受讓孫繼勝等合計持有的3272萬股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3.67%。該項股份轉讓的轉讓價格為每股13.76元,股份轉讓價款合計4.50億元。
同日,上海哈茂的實際控制人楊磊與螞蟻金服旗下的上海云鑫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協議受讓上海云鑫所持永安行的1436萬股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該部分轉讓價格為每股15.28元,股份轉讓價款總額為2.19億元。此外,孫繼勝放棄了其持有的剩余3295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3.77%)對應的表決權。
協議轉讓完成及表決權放棄安排生效后,永安行控制權將發生變更,控股股東變更為上海哈茂,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楊磊。楊磊及上海哈茂合計擁有表決權的股份數量合計為4708.56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9.67%,享有上市公司表決權比例為22.98%。
同時,永安行發布定增預案,預計向上海哈茂發行不超過7181.94萬股的股票,楊磊及上海哈茂的股權比例進一步提升至38.21%,定增的總額不超過8.4億元。這意味著實際入主永安行,粗略計算哈啰出行需要花費的成本規模在15億元左右,同時,截至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前的3月7日,永安行股價15.28元/股,總市值目前為36.58億元。
02
連續三年虧損,標的公司最終賣身
永安行之所以選擇出售,根據市場分析,和當前公司糟糕的經營狀況有著最直接的關系。官網顯示,永安行成立于2010年,成立以來,專注于綠色出行解決方案的研發與推廣,公司以政府付費投資的有樁公共自行車為主要業務,與ofo、摩拜等C端無樁模式形成錯位競爭?,主要覆蓋三線及以下城市及周邊縣、鎮區等。
近年來,共享單車市場逐漸飽和,永安行的核心業務也日漸式微,公司業績連續三年虧損。2022年、2023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78億元、5.45億元,同比下降22.40%、19.54%;歸母凈利潤凈虧損分別為0.68億元、1.27億元。
“公共自行車曾經是中國共享出行領域的‘開山鼻祖’,但在資本狂潮和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它逐漸被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等更靈活、更便捷的模式所取代。”行業專家分析表示。
1月16日晚,永安行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歸母凈虧損為8000萬元至5500萬元;扣非凈虧損為1.60億元至1.40億元。永安行在公告中表示,主要虧損原因為應收賬款未能及時到賬導致壞賬計提金額約1億元,以及公共自行車項目增量不足、存量縮減導致收入減少。此外,因部分客戶拖延付款造成應收款項未能及時到賬,公司壞賬計提金額約1億元,導致當期利潤大幅下降。
永安行一直在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在2018年開始布局氫能產業,并推出氫能自行車概念,該公司還宣傳過布局互聯網芯片的業務。公司控股權轉讓前,還一度希望進軍其他領域。2024年11月,永安行曾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上海聯適65%的股權,加速進入農機無人駕駛領域。然而,2025年2月28日晚,永安行表示,鑒于交易各方就本次交易進行協商和談判后,對聯適導航估值等商業條款未能達成一致,因而終止收購。
對于此次交易,永安行表示,楊磊下屬企業哈啰出行是中國領先的科技引領型綜合共享出行服務企業,業務布局覆蓋共享出行服務、網約車服務以及本地生活服務。本次控制權變更有利于給上市公司帶來具有豐富產業資源背景的股東,推動上市公司未來長期健康發展。
03
收購方曾上市失敗,借收購重筑上市平臺
作為收購方的哈啰出行,從2022年開始,公司就已經開始將品牌簡化為“哈啰”,聚焦“出行+本地生活”雙核心賽道。
官網顯示,公司移動出行服務包括兩輪共享服務(哈啰單車、哈啰助力車)和四輪出行服務(哈啰順風車、哈啰打車等);新興本地服務包括哈啰租電動車,與螞蟻集團、寧德時代合資建立的小哈換電,租車服務聚合平臺哈啰租車,以及為城市流浪貓管理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的獨立品牌“街貓”等。截至目前,哈啰累計擁有注冊用戶超7.5億。公司2024ESG報告顯示,用戶年度出行需求超25億次,累計為車主創造收入超70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永安行和哈啰出行算得上“舊相識”。2017年,永安行在上市后大幅削減了旗下共享單車(永安行低碳)的資產,隨后永安行失去對永安行低碳的控制權,永安行低碳成為上市公司的參股公司,不再列入上市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范圍。
同年,楊磊確認“哈啰單車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合并”,他本人將出任新公司CEO,此次合并也被外界稱為“共享單車第一起并購案”。因上述關系,永安行也成為哈啰出行的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永安行持有江蘇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義股權比例為23.2559%,通過Hello Inc.實質持有哈啰普惠股權比例為6.0609%。
隨后受到哈啰出行2021年赴美提交IPO申請后又撤回的失敗影響,永安行的投資收益也大幅縮水。2019年至2023年,永安行在Hello Inc.上的投資所獲得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分別為5.08億元、2.35億元、365萬元、6101.8萬元、3318.5萬元。受投資公允價值的影響,2021年永安行的凈利潤大減。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錄得營收8.73億元,同比增0.04%;凈利潤為4384.44萬元,同比減91.13%。
值得指出的是,盡管永安行連續三年虧損,但哈啰出行從財務表現上也并不好看。據該公司2021年申報IPO時提交的招股書,其2018年至2020年營收分別為21.14億元、48.23億元、60.44億元;同期凈虧損分別為22.08億元、15.05億元、11.34億元。
現如今,永安行被哈啰出行正式收購,雙方能夠擦出怎樣的新火花也是市場非常期待的焦點問題。
市場分析指出,當前,公共自行車主要依賴政府支持和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的補充角色存在,但由于“重資產、低效率、高維護成本”的特性,行業整體呈現“增量放緩、存量縮減”的趨勢。此次收購標志著共享出行行業進入深度整合期,資本運作與資源協同成為頭部企業競爭關鍵?
對于哈啰出行而言,收獲永安行,彌補了此前公司IPO失敗帶來的上市平臺缺失的損失,可以為后續更多的資本運作鋪路。同時,哈啰的共享出行、網約車與永安行有樁單車互補,有望提升市場集中度,形成與美團、青桔的“三足鼎立”格局?。此次收購標志著共享出行行業進入深度整合期,資本運作與資源協同成為頭部企業競爭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