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網絡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請知悉。
美國境內為何有幾十萬苗族人,為美軍賣命,為美國賽場爭光,這些人和中國的苗族有何淵源呢
美國境內的苗族來自于哪里
2021年冬奧會期間,有一位苗族運動員摘得體操女子全能賽冠軍,不過她可不是中國人。她叫蘇尼沙李,來自于美國,正宗的美國人。而迄今為止,美國大約有30萬苗族定居。
老撾也有苗族,早在1800年因為改土歸流政策,為反抗壓迫從我國大量遷徙到老撾和越南,是我國苗族的分支,不過現在除了血統相似,也基本沒有什么聯系了。苗族是老撾第三大民族,現在有57.8萬,能征善戰,很快在當地扎下根基。
而我國苗族在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也多次進行艱苦卓絕的反抗,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便開始了民族區域自治。
1945年,老撾獨立,苗族的將領王寶就向老撾政府效力。而美國擔心老撾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于是在一直從中作梗,發動“秘密戰爭”,唆使王寶和他的苗族軍隊化身“老撾人民軍”去對抗老撾政府的“寮國戰斗部隊”。
歷經20年,老撾人民軍勝利,死傷20余萬。之后為了防止老撾政府清算,大量老撾苗族逃向泰國。
難民潮的出現
而這股難民潮一直持續到1988年左右,可能有人會好奇,為何泰國愿意無償接受這十幾萬的難民?因為泰國為了希望反攻老撾的新政權。
不過好景不長,泰國后來與老撾的關系改善,這批難民就有點像燙手山芋了。于是泰國和美國及聯合國協商,將這批難民移民到其他國家去。
美國曾經承諾過“戰敗后提供新家園”,但是卻任由苗族人被老撾政府清算,于是在協商下,美國終于同意移民。
1975年底,首批3466名老撾苗族難民抵達美國,此后30年間陸續有超30萬苗族人通過聯合國難民計劃移民美國,主要聚居在加利福尼亞、明尼蘇達等州。
苗族在美國的境遇
初到美國時,他們多從事農業、家政等工資微薄的工作,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讓融入困難重重。但苗族人憑借團結精神成立“十八姓協會”,逐漸爭取了社區支持,終于算是在美國這塊土地上站穩腳跟。
而美國苗族與中國苗族同屬西部方言支系,語言、服飾、節慶非常的相似,甚至殯儀習俗也保留著“跳喪舞”等傳統。
雖然當時的第一代移民堅持苗語和傳統,但漸漸的,后來的子嗣便開始接受美國文化,基本上現在的苗族人,母語已經是英語了,對中國文化認知模糊。
近年來,也有部分苗族青年通過“尋根之旅”重訪貴州苗寨,試圖在文化斷層中尋找身份認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人口已達38萬,美國苗族仍面臨系統性歧視。他們多從事低收入工作,2020年跪壓黑人弗洛伊德事件中,執勤的苗族警察陶,因在一旁阻隔人群引發關注,最終被判刑4年零9個月。
雖然在政治參與方面,苗族人曾誕生市長、法官等公職人員,但受限于亞裔整體人口比例,距離更高的政治地位仍遙不可及。
苗族人的遷徙史是一部被戰爭與政治裹挾的故事,明尼蘇達州苗族協會,也有為保護苗文學校奔走的事情發生,這是苗族人自己的文化自覺。
讀者朋友,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引用資料: [1]美國人口普查局。2022年。美國苗族人口:2020年人口普查簡報。華盛頓特區:美國政府印刷局。https://www.census.gov/library/publications/2022/demo/hmong.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