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規劃
素來葆有對詩意棲居的向往
和對美好人居環境的不懈追求
鎮域規劃建設始終踐行著
發掘風景、激活風景、融匯風景
創造風景、升華風景的有機統一
這種理念不止于局部景觀的雕琢
而是著眼于山水人文的整體格局
以鎮為景的全局視角
通過精微的空間經營
最終形成鎮在景中
景鎮交融的一體格局
作為植根本土的營造智慧,“景鎮一體”的實踐貫穿鎮域選址評價、空間提振、游徑整合、文化凝煉等維度:從山水秩序的發現到聚景空間的營造,從日常游線的詩意滲透到文人筆墨的意境升華,最終實現鎮域空間與自然文脈的渾然共生。
春日限定:解鎖丹景山的N種詩意玩法
春風拂面,花開滿途。丹景山鎮正以牡丹盛放為契機,緊扣旅游市場新趨勢,將自然景觀與人文體驗深度融合。游客既可徜徉于即將綻放的牡丹花海,亦可探訪文翁祠的歷史余韻、三昧禪林的禪意空間、童話火車總動員的童趣世界,漫步花村街感受“最美街道”的春日風情。
“場鎮景觀煥然一新,新興業態與山水氣質完美契合,特別適合親子深度體驗。”游客@丹妮的贊嘆,印證著這座小鎮的蛻變。這種轉變源于丹景山鎮積極響應彭州市打造“立體山水彭派之城”的戰略部署,依托百里畫廊建設機遇,全面推進景鎮一體化發展,使傳統鎮域煥發現代活力。
軌上春秋:小火車串起的山水人文新篇章
要讀懂丹景山的獨特氣質,必不能錯過穿越時空的小火車之旅。1960年通車的彭州窄軌列車,曾是穿越油菜花田、湔江河谷的時代符號,嘹亮汽笛聲在彭州大地上回響四十載。如今全長39公里的彭白鐵路僅存丹景山3.5公里鐵軌,這段濃縮鐵路記憶的遺產,在2017年牡丹花會時以“開往春天的列車”之名重生。
時空體驗序列 點擊查看大圖↑
小火車串聯線 點擊查看大圖↑
“小火車是串聯文旅資源的金線”,丹景山鎮將通過打造小火車線性公園,將散落景點整合為沉浸式體驗鏈:規劃中的1961老站新序、佛山古寺站等五大站點,既保留車站歷史肌理,又創新植入漫步系統,讓鐵軌成為可搭乘、可游賞的文化廊道。這種設計正暗合“鎮域建設根植山水”的智慧——發掘湔江沿岸的風景秩序,通過站點的敘事性布局,使山水游徑與文化義理深度交融。
1961老站新序 效果圖
文翁紀念館 效果圖
拾光湔江 效果圖
復古車廂 效果圖
特色IP聯名車廂 效果圖
當小火車不再僅是交通工具,而成為打開假日的新方式,丹景山正書寫著傳統與現代的對話:主題車廂內的主廚晚宴將在地食材升華為味覺藝術,文翁祠祈福之旅讓歷史信仰照進當代心靈,棒棒會市集再現蜀地民俗生機。這種“軌上生活美學”的構建,恰是“景鎮一體”理念的生動詮釋——通過詩文圖繪般的空間經營,使游客在旅拍牡丹、登高望遠的日常場景中,領悟“天人合一”的東方意境。
正如旅行博主所言
在丹景山
鐵軌延伸的不僅是風景
更是自由棲居的可能性
從線性公園出發的彭派之旅
既延續著“鎮在景中”的傳統營造智慧
又以創意激活文化遺產
讓丹景山之美既有歷史的厚度
更煥發時代的趣味
免責聲明:
★品鑒彭州微信公眾號推文內容僅在品鑒彭州今日頭條號轉載,其他平臺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文中配圖支付相應稿費,若不同意使用,請告知刪除!
期數:3342期
文字:劉代萱
圖片:丹景山鎮 喬剛 韓學梅 張勇 胡勝 品鑒彭州
編輯:劉代萱 責編:鄧茹月 編審:祁文靜
有一種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揚天府文化,傳播城市精神!
親愛的小伙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秀稿件啦!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楊華 祁文靜
首席編輯:劉倩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