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各項檢察為民實事辦到群眾心坎里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三
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對民生問題念茲在茲,強調要“在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多辦實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于最高檢工作報告的決議再次對“為人民司法”作出強調。檢察機關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久久為功、持續做實人民群眾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把各項檢察為民實事做到群眾家門口、辦到群眾心坎里。
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夯實“可感受”的基礎。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對“檢護民生”專項行動給予好評,殷切希望檢察機關把檢察為民實事做得更好。司法實踐中,大多數案件就發生在群眾身邊,再小的案件也關系民生、民心。要增強“如我在訴”意識,堅持“小案”不小辦、“小事”不小看,用心用情辦好每一個民生案件,更好更快把司法溫暖送到群眾心里。要圍繞就業、食藥、社保、醫保、住房、養老、環保、個人信息保護等民生熱點,抓住人民群眾關注關切的熱點問題,充分履行各項檢察職能,以檢察“力度”提升民生“溫度”。要緊盯民生領域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侵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嚴重損害社會公益的突出問題,牢牢把握監督辦案這個關鍵,持續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深化檢務公開,暢通“能體驗”的路徑。司法越公開就越有公信力,越能彰顯公平正義。兩會期間,代表委員提出檢務公開讓人民群眾走近檢察、更懂檢察,希望進一步提升檢務公開質效。各級檢察機關要深化和規范檢務公開,優化公開內容、程序和方式,注重質量和效果,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可見,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就在眼前。要進一步深化檢察聽證,擴大聽證范圍,提升聽證質效,加大對疑難復雜、爭議較大的案件,不捕、不訴、不支持監督申請案件,以及涉檢信訪申訴案件等的聽證力度,做到“應聽證盡聽證”,更好推動解“法結”、化“心結”,創造更多檢察版“楓橋經驗”。要嚴格依法辦理重大敏感案件,主動接受輿論監督,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讓公正司法與老百姓心中的那桿“秤”同頻共振。要加強典型案例總結提煉,以案釋法,積極引領社會法治風尚,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健全檢察為民機制,實現“得實惠”的效果。檢察為民,是一切檢察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代表委員對久久為功、持續做實檢察為民充滿期待。檢護民生,既要立足當下、緊盯人民群眾急難愁盼,辦好民生案件、民生實事,也要著眼長遠、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豐富便民利民舉措、健全檢察為民機制。要充分運用各項檢察職能,維護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權益,聚焦重點領域、敏感時段、關鍵節點,加大對農民工討薪、高校畢業生就業等權益的司法保障。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治理,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增強“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意識,認真落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優化檢察綜合履職,協同加強專門教育、專門矯治教育,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法治藍天。要圍繞民心所向,抓住影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突出問題,立足檢察職能,研究提出一批事項、梳理一批案件線索、確定一批重大典型案件,通過履職辦案推動問題解決,真正讓群眾得實惠,向人民群眾“交好賬”。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全體檢察人員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檢察履職全過程各環節,做實檢察為民,接受人民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持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檢察實踐。
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切實把思想行動統一到黨和人民新要求上來
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更加精準有力服務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編輯:劉子昌 張雪瑩 劉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