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羅銳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
《Autophagy》在線發表了題為“Cleavage of the selective autophagy receptor NBR1 by the PDCoV main protease NSP5 impairs autophagic degradation of the viral envelope protei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揭示了冠狀病毒編碼的蛋白酶NSP5通過切割選擇性自噬受體NBR1逃逸宿主抗病毒反應的分子機制,為深入理解冠狀病毒與宿主自噬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視角。
研究發現,宿主選擇性自噬受體NBR1與豬德爾塔冠狀病毒(PDCoV)的E蛋白相互作用,并通過自噬-溶酶體途徑降解E蛋白,顯著抑制PDCoV增殖。然而,PDCoV編碼的NSP5蛋白酶能夠特異性地切割自噬受體NBR1,破壞其選擇性自噬功能,從而逃逸宿主的抗病毒反應。進一步研究發現,新冠病毒(SARS-CoV-2)及其它冠狀病毒的NSP5蛋白也具備相同的NBR1切割能力,提示冠狀病毒可能普遍采用該機制以對抗宿主抗病毒反應。
豬德爾塔冠狀病毒非結構蛋白5(PDCoV NSP5)規避NBR1介導的抗病毒應答機制的理論模型
綜上,該研究揭示了選擇性自噬受體NBR1在宿主抗冠狀病毒感染中的關鍵作用,闡明了冠狀病毒通過蛋白酶NSP5切割宿主自噬受體,逃避免疫監視的共性機制。本研究不僅深化了對冠狀病毒與宿主互作網絡的理解,也為開發針對冠狀病毒感染的抗病毒策略和藥物靶點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華中農業大學動科動醫學院博士生李珂為該論文第一作者,羅銳副教授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藏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等項目資助。
原文鏈 接 : https://doi.org/10.1080/15548627.2025.2474576
來源:華中農業大學
本期編輯:可愛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