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對越戰爭爆發,這場戰爭的爆發有著復雜的歷史背景。自1955年起,美國對越南發動大規模進攻,戰火持續長達20年。在那段艱難歲月里,中國雖自身經濟條件并不寬裕,卻始終堅定地站在越南身后,傾盡全力給予支援,助其抵御外敵。可誰能想到,美國撤離后,越南政府竟走上了一條令人匪夷所思的道路,不僅不思發展,反而恩將仇報,在蘇聯的支持下,在我國邊境不斷制造摩擦,甚至引發流血沖突,公然挑釁中國。
面對越南的囂張行徑,中國決定予以有力回擊,一場捍衛國家尊嚴與領土完整的戰爭就此打響。而這場戰爭出征人選的確定至關重要,畢竟這關乎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影響力。經過中央領導多方面慎重考量,許世友脫穎而出,被委以總指揮重任,并被授予戰略絕對指揮權,足見中央對其的高度信任與倚重。
許世友將軍勇猛善戰,指揮能力卓越,戰爭年代便屢立戰功。他出身少林寺,身懷絕技,武力值超群,深受毛主席贊譽。此外,越南戰場多為叢林環境,許世友恰好擅長叢林作戰。早在 1973 年西沙群島戰斗中,他就曾與越南軍隊交手,對越軍打法頗為熟悉,敢打敢沖的性格特質更是讓他成為此次總指揮的不二人選。
接到任命后,許世友迅速投入軍事部署,將部隊兵分兩路,自己親率東線部隊,西線則交由同樣熟悉越軍作戰方式的楊得志指揮。戰斗打響,許世友帶領的東線部隊一路高歌猛進,銳不可當。他們以占領越南重鎮為目標,率先向高平發起進攻。盡管戰士們作戰勇猛,成功殲滅越軍 346 師,但許世友對這一戰績仍覺不夠理想。
隨后,部隊繼續向同登和諒山進軍,很快同登被我軍攻克,諒山也危在旦夕。就在解放軍士氣高漲、準備一舉拿下諒山之時,許世友卻接到了上級的撤退命令,這讓他深感不滿。原來,軍委下達撤退命令,是因為中國發動這場戰爭的戰略目標已然達成。此戰旨在教訓越南,而非將其徹底消滅。即便內心不情愿,許世友作為一名軍人,深知服從命令是天職。于是,在撤退前,他果斷連下三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沿途全力破壞越南境內的基礎設施。越南的交通樞紐、橋梁、電力設施等在我軍行動下紛紛受損,這些基礎設施的破壞嚴重影響了越南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運轉。第二道命令,將越南的武器、工礦物資能帶走的全部帶走,無法帶走的則予以銷毀。這使得越南失去了大量重要的戰略物資與工業基礎,經濟發展遭受重創。第三道命令,在撤退途中埋下地雷,以防越軍反攻,避免我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許世友這三道命令猶如一記記重錘,狠狠砸在越南的經濟與軍事發展道路上,讓越南的經濟瞬間倒退了十幾年,也讓越南深刻認識到挑釁中國的嚴重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