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戰爭史上三大主要戰役,而其中東北野戰軍位居其二,戰斗的足跡從黑土地一直到黃土地,從東北一直延續到海南島,而這場遼沈戰役堪稱東北野戰軍的封神之戰,以6.9萬的傷亡殲滅國民黨47.2萬人,打破了國民黨征戰中國的幻想,取到了壓倒性的勝利。那么,東北野戰軍的戰斗力為何會這么強?遼沈戰役為何會打得那么順利?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場驚艷絕倫的戰術PK。
1945年,日本戰敗之后,國內戰爭開始,國共兩黨都開始爭奪東北這塊肥沃的土地,直到1946年,國民黨軍隊先發制人開始對中原地區進行攻擊,于是中共兩黨就打響了這場聲勢浩蕩的全國內戰。就在1948年8月韓國獨立,9月朝鮮獨立。中國的統一也逐漸提上了日程。就在1948年夏天中國共產黨成功的突破了國民黨的圍攻,兩黨的人數比也逐漸變成了三比一,中國共產黨對于東北地區的解放即將勝利。一個月之后,東北的絕大部分地區已經成功被中國共產黨收復,但其余的地區卻被國民黨軍隊撿漏當時,雖然國民黨軍隊的人員有六十萬人,但是都被分散在各處,互相之間遙遠又不互通,所以在打仗上自然就沒有任何的優勢可言。但是因為部分的北寧鐵路已經被我軍所控制,所以相當于國民黨部隊被我軍切斷了后勤供給,國民黨軍隊的物資自然就不會準時得到的到達,全數被我軍扣下。而與我軍相比,國民黨軍隊缺資少糧,所以現在動手就是最好的時機。中國人民解放軍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防御和分區防御的政策,把國民黨的主力部隊分成五個孤立的集團,而解放區卻連成了相應的一片,而面對這樣的戰局,老蔣妄圖通過固守交通點或據點進行負隅頑抗。而就在1948年9月的時候,中央下達指令,對東北的國民黨進行最后的決戰。雖然那時候的國民黨缺資少糧,但是軍力壯大,人數眾多,能夠與之在人數上相匹敵的也就只有林彪元帥率領的東北野戰軍,而且糧草也是最充足的。其次,就是東北是日軍占領的第一個土地,所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把東北作為這一場戰爭的第一戰場。
在中央下達作戰命令之后,國民黨在軍隊也做出了相應的動作,在東北的國民黨軍隊在老蔣的指揮下,準備全力打通在東北的戰線,改善現在所處的尷尬局面,進入華北跟解放軍一決勝負。而為了在東北可以就地殲滅衛立煌集團,防止他們進入華北地區,所以東北野戰軍南下進攻北寧線,發動了遼沈戰役。之所以這場戰役叫做遼沈戰役,是因為這場戰役是在沈陽和遼寧境內展開的,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就在九月十一號的時候,東北野戰軍的負責人林彪將軍對此次戰役做了明確的部署,以6個縱隊和4個獨立縱隊駐守北寧線上,對付來自錦州的范漢杰集團,以3個縱隊駐守在沈陽以西的地方,兩個縱隊在沈陽以北的地方,兩相牽制,共同對抗沈陽境內的衛立煌集團,并且阻止駐扎在長春的國民黨軍隊突圍。還有就是以1個縱隊和6個獨立師直接包圍長春,用來阻止敵人南逃,并佯裝攻打長春,做出虛假的陣勢,讓敵軍以為我軍重軍壓上,將敵軍的所有后路全部封死,可以做到將其一舉殲滅。
就在九月十二號的時候,遼寧戰役正式被打響。在視頻的上面我們提到過林彪元帥的部署,那么這場戰役的戰況又是如何呢?在北寧線上,駐扎的縱隊首先就直接占領了昌黎和北戴河,要知道這是當時北寧線附近的關鍵交通樞紐,這兩個地方被拿下,就相當于切斷了國民黨軍隊的增援東北的陸上交通,而其余的部隊則是分別包圍了各個據點,直到十月一號的時候,分別殲滅了綏中、義縣等地方的國民黨軍隊,把錦州地區的敵人包圍了起來,把他們留在了錦詐、錦西和山海關三個地區,而這三個地區也是戰爭進行的關鍵之地,被圍困在錦州的國民黨軍隊只能對老蔣進行求援。而老蔣則立即派了還在沈陽的衛立煌集團前去支援。當時接收到命令的衛立煌集團正準備集結兵力,一方面從陸上增援錦州,一方面直接采取空中部隊進行直觀打擊。
而還在部署中的東北野戰軍怎么能讓他援助成功呢!為了能夠確保全部殲滅錦州的敵軍,林彪元帥派了主力的部隊加緊進攻錦州,同時又派了一支軍隊在塔山地區阻止國民黨軍隊東進,又派了一支軍隊在黑山、大虎山這樣的險要地帶對敵人西進的軍團進行攔截。直到十月九號的時候,東北野戰軍才開始攻擊在錦州外圍的國民黨軍隊的據點。在十四號的時候,開始對錦州發起了猛烈的總攻。而攻打錦州的兵力也是分成三波分別從三個方位發起進攻,其中最主要的攻擊方面還是以北為主要方向,而南邊和東邊為輔助的攻擊方向。經過了長達半個多小時的激戰,北面的突擊集團首先攻破了城墻,進入城內。到了傍晚,東面突圍的集團也順利的突破了敵人的防線,向著縱深發展。進入錦州城內之后,三個突擊集團對敵軍展開猛烈的圍攻,開展了激烈的巷戰,將敵人進行分割圍擊,敵軍傷亡慘重,最終潰不成軍。經過三十多個小時的激烈戰斗,我軍共殲滅敵軍10多萬人,順利地解放了錦州城。那么,何謂巷戰?巷戰就是在城市中戰斗時,在狹小的、四通八達的巷子中進行對戰。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巷戰的話,小編覺得殘酷可能都不足以表達它的可怕。一場高強度的巷戰,對戰的雙方都會付出沉重的代價。與野戰、正面對抗不同的是,巷戰的戰場是四通八達的巷道,被鱗次櫛比的建筑物分隔開來,偵察與火力都被圈在一個小的范圍之內。錯綜復雜的街道、若隱若現的敵軍,以及突如其來的子彈,巷戰不僅僅是對戰術的運用,還是心理素質的較量。
在東北野戰軍攻克了錦州之后,駐守在長春的國民黨軍隊也處于突圍不成,駐守卻必遭反殺的尷尬境地。而在東北野戰軍攻占錦州的現狀和在強大的政治攻勢之下,國民黨軍隊面臨生與死的決斷,一步邁錯,步步盡毀。所以,就在十七號的時候,國民黨的第60軍軍長曾澤生率領部下發動了求生起義。而國民黨軍隊的第一兵團司令見情勢也再無回旋之地,所以就在十九號的時候率領新編的第七軍等其余殘部共計七萬人選擇了投降,免除了被全殲的可能,東北野戰軍就此解放了長春。而錦州、長春在解放之后,老蔣命令東進和西進的軍團繼續向錦州方向開進,企圖重新占領錦州。而與此同時,命令國民黨的主力用全力搶占營口,企圖從海上逃跑。但是,東北野戰軍能隨他的愿嗎?顯然是不會的。
東北野戰軍對于老蔣略顯猥瑣的作戰方法,也有應敵之策。東北野戰軍在中央的指示之下,一方面部署大量的兵力,來堵塞敵人在海上的退路。另一方面,全殲敵軍意圖搶占錦州的東進和西進集團,讓他們再也無路可退。從二十三號開始,敵軍東進意圖侵占錦州的兵團便遭受到了東北野戰軍的頑強阻擊,而西進的兵團也難逃被圍攻的命運,直到二十五號的時候西進兵團意圖掉頭向東逃竄。這個時候國民黨軍隊的部署已經全部被打亂,圍困敵軍此事勢在必行。在二十六號的時候,東北野戰軍全軍出擊進入沈陽市區。幾日后全殲敵軍,解放沈陽。而就在解放沈陽的同一天,又殲滅了營口一師的兵力,但是還是有少數的敵人從海上乘船南逃。至此,這場激烈的、振奮人心的遼沈戰役以勝利結束。而遼沈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開始,到11月2日結束,從開始到結束總共歷時52天,共殲滅敵人47萬人,解放了東北全境。而它的勝利,對于順利進行平津戰役和加速全國的解放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而作為三大戰役之一的遼沈戰役,不管是在它的意義上還是在它的決勝的戰術上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一戰也將解放戰爭的時間縮短了很多,讓東北人民真正的從那個舊的、受壓迫的時代中解救了出來。而對于我國的抗戰史也具有重大的意義。畢竟,東北作為我國的糧食大國,它率先得到解放,也能夠為我軍后續的作戰創造先決條件。而我們現在生活的安全的環境,就是這些先烈們用他們的鮮血和汗水鑄就的。為我們的革命戰士致敬!
本期內容到這里就結束了
如果你對文章內容有什么看法
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