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永續發展與變革始終是商業世界的核心議題。戰略解碼?學派開創者、高潛(北京)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潛咨詢)創始合伙人、董事長呂守升,積累了深厚的企業咨詢實戰經驗和管理經驗。在過往二十多年的職業履歷中,他深入研究并開創了一套適用于中國本土企業的戰略落地方法即戰略解碼,幫助百余家企業導入戰略解碼實現轉型升級,為不同行業帶來剖析企業戰略落地誤區的新視角,為如何培養卓越企業家帶來可行性解決方案。
呂守升
戰略解碼?學派開創者
高潛(北京)咨詢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董事長
01
戰略解碼與企業變革雙向賦能
《企業家》:您早年的職業經歷對后期專注于咨詢行業有哪些影響?
呂守升:創辦高潛咨詢之前,我先后在央企、國企、外企、民企、咨詢公司工作,這些經歷幫助我在戰略管理、組織變革、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其中有幾段職業經歷對我影響頗大。不得不提的是合益集團(Hay Group),這是一家在全球組織變革和人力資源領域處于頂尖地位的咨詢公司。供職五年,我親歷許多行業頭部企業的改革,參與推動爭創世界一流,其中不乏大型央企和像華為這樣的知名民營企業,還參與了針對不同客戶企業的組織變革、文化提升、人力資源體系構建等項目,如國航、工行、華潤集團等央企從傳統國有體制向上市公司轉型,參與構建現代企業治理模式。
后來加入金山軟件,我先后擔任副總裁和高級副總裁,當時雷軍正帶領金山從傳統軟件企業向互聯網公司轉型。此后我出任濰柴集團副總經理,分管人力資源、企業改革創新以及部分戰略管理工作。在濰柴集團的五年,正值這家企業從一家地方國企向全球裝備制造企業轉型,實現了從百億到千億企業的蝶變。2022年6月,我重返咨詢行業,擔任高潛咨詢創始合伙人。回顧我的職業生涯,一系列親歷的管理實踐對我后來專注于咨詢工作大有裨益,因為只有經過實踐驗證有效的方法才推薦給客戶,對最終結果負責。這樣的職業路徑讓我對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課題尤為熟悉,無論是外資企業還是本土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和民營企業,如何實現從十億到百億、百億到千億的跨越,以及5年增長3倍、10年增長5倍等這類增長課題,我都沉浸式主導或參與深入研究。《企業家》:您過往服務的企業案例中,哪些管理理念、增長實踐對您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呂守升:在金山軟件時,2011年,雷軍提出互聯網轉型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金山無論從傳統軟件企業轉型互聯網公司,從瀑布式開發到迭代式開發模式,還是WPS上市,包括雷軍創辦小米,都深受這些理念的影響。在濰柴集團期間,譚旭光董事長強調“一天當兩天半用,不爭第一就是在混”。這種惜時如金、充滿工作激情、大刀闊斧改革、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宗旨的理念,鞭策我保持高效工作的狀態,在面對客戶改革時敢于擔當責任,打破傳統。《企業家》:您在推動改革的過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反向影響了企業?呂守升:我對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通過推廣戰略解碼,幫助企業將戰略轉化為行動,將愿景變為現實。傳統觀念認為戰略是企業家的個人智慧,傳統戰略規劃在形式上多由企業領導者或戰略規劃部門編寫,是對未來理想目標和業務選擇的暢想。我倡導以團隊共創的方式,激發高管團隊,形成高度的戰略共識,將戰略想法轉變為具體的行動計劃和舉措,推動戰略落地執行。讓企業從一個人想明白、想干,轉變為大家都想明白、爭著去干,從被動接受任務變為主動請纓,從以自我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
如今,隨著戰略解碼理念的推廣,這一方法已被成百上千的企業應用和落地,我很欣慰能對中國企業的發展盡一點綿薄之力。
02
重視集體智慧,強調高管共創
《企業家》:集團會議往往令人頭疼,如何讓企業會議開得高效、有價值,能否基于多年來的研究和實踐成果,分享您的見解?呂守升:集團會議開不好,可能會變成批斗會,反而加深管理層成員之間的矛盾、造成未來協作的隔閡,甚至導致團隊分崩離析。△通過戰略解碼方法培訓,分享標桿企業的優秀實踐案例,刷新認知、激發高管團隊能量。戰略解碼的核心是助力企業開好三場會議:戰略澄清會,助管理者高效厘清戰略并達成共識;戰略解碼會,將企業中長期戰略目標和任務落實到次年(當年),轉化為次年(當年)的經營指標、年度硬仗及行動計劃、個人目標和任務,匹配相應資源;個人績效合約會,讓參與人員PK個人績效目標與承諾,承接組織目標。開好重要的戰略會要做好事先籌劃,包括議程設計、預期成果、會議形式、發言順序、辯論焦點等,既保證會議成果卓有成效,又保證團隊成員在討論過程中形成戰友情,如一個酣暢淋漓的共創過程,形成背靠背的信任,幫團隊制定合適的作戰方案、作戰地圖,確保最后打贏硬仗。
《企業家》:咨詢顧問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呂守升:高潛咨詢的顧問進行會前調研,包括宏觀大勢、行業競爭、內部能力等,以獨立第三方視角,客觀分析企業內部的不同觀點,設計有針對性的討論課題。同時和與會領導討論會議議程、預期成果,進行必要的會前培訓,如戰略解碼方法、標桿企業案例分享等,提高討論效率。會議期間,由顧問擔任導師,確保成員集中精力參與討論,形成“君子和而不同”的局面。顧問會激發參會人員的討論欲望,避免企業領導者一言堂。同時,顧問會把控討論節奏和氛圍,既要有不同觀點,又要保持愉悅的討論感受。高潛顧問還會提煉核心問題,總結觀點,確保會議有實際結果產出,形成清晰明確的決議。
《企業家》:會議討論的作用是什么?
呂守升:我們在會前有一個培訓環節,培訓戰略解碼方法,分享標桿企業的優秀實踐案例,以提高會議討論效率。這個討論環節主要針對高管團隊。比如當年在國航討論時,我們提供了其他幾個航空行業標桿對象作參考。這個會可以理解為高管團隊建設會,起到刷新認知、提高共同認知能力的作用,減少企業家的孤獨感。
因為,有的企業家站在山頂,而有些同伴站在山腳下或半山腰,很容易因信息不對稱導致“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為此,會前以及會中要讓大家掌握更充分的信息,避免出現“不知其所以然”的尷尬局面。
03
走出認知誤區,培養卓越企業家
《企業家》:在戰略落地執行的過程中,企業家存在哪些認知誤區?
呂守升:我認為,主要存在三種認知誤區。一是認為戰略是企業領導者個人的事情,其他人不需要過多參與,只需負責執行。二是有目標沒舉措。雖然很多公司對未來3年至5年的戰略發展藍圖有清晰描繪,如設定業務增長額、行業排名、市場擴展等,但對如何實現這些規劃的具體步驟和行動舉措,以及需匹配的資源并沒有詳細界定。三是公司長遠規劃沒有落實到年度中,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之間沒有形成有效銜接,責任沒有明確到具體項目中,導致執行效果大打折扣。
《企業家》:您認為有利于戰略解碼落地的組織文化應該具備哪些特征?
呂守升:首先是戰功文化,也就是打硬仗的文化。一家公司一年中一定要打贏幾場關鍵戰役,決定公司的生死存亡和發展起伏,是必須克服的關卡。就像雷軍講的“專注、極致、口碑、快”,我們專注在打硬仗上,采用非常快速的手段、極致的策劃,一旦打贏,對那些立下戰功的人要有獎勵,包括榮譽和物質獎勵。其次是承諾性的績效文化。敢于承諾,敢于立軍令狀,說到做到,不留后路。我們會發現,“我盡力”和“我一定可以”,這兩種看似相近的態度,往往帶來大相徑庭的結果。最后是以客戶為中心的文化。比如,人力資源部門在制定年度任務目標時,要先想到客戶是誰,他們的需求是什么,由此設計年度工作計劃。如果我們以滿足客戶為最終追求,那么我們的動作就會更加精準,避免無效工作。
《企業家》:您覺得優秀的企業家需要具備哪些核心素養?
呂守升:第一,惜才如命,知人善任。如譚旭光、雷軍都非常愛惜人才,真心招攬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這是當下非常重要的趨勢。第二,敢作敢為,但不是盲目決策,而是經過精心計算和衡量后的勇敢行動。我看過很多企業家在做決策前經過深入研討,在關鍵階段痛下決心,無論面對投資并購、人員調整還是區域調整等戰略,他們都能果斷決策。第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些企業家之所以偉大,因為他們愿意為行業發展開創先河,無論是創新商業模式,還是對高端技術的不倦追求和投入,是他們開創了行業之先,即使遭遇挑戰和波折,這樣的企業家仍然值得尊重。第四,前瞻的戰略眼光。這種戰略眼光和投入,使得他們能夠引領行業發展,特別是在科技方面,引領技術進步,推動國家生產、制造、研發、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