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之間
茶農們陣陣喊山聲正在回蕩
百年七星灶上
茶葉的躁動漸漸被松柴撫平
一塊塊茯磚中金花菌正在悄然低語
日曬夜露中千兩茶吐納活水
此刻發(fā)生的一切
在黑茶這里叫做“慢一點也沒關系”
因為這就是安化的光陰
也是茶之匠人的千年答卷
四集紀錄片《安化黑茶》
第三集《傳承之茶》3月18日19:30
在湖南衛(wèi)視、芒果TV
茶頻道同步播出
當晨霧漫過茶山
一聲聲名為敬畏與感恩的喊山調子
正在喚醒沉睡的茶樹
安化人每年進山采茶前必“喊山”
隊伍中多是白發(fā)老者
近些年來,年輕的面孔重新加入隊伍
85后茶人周六便是其一
他踏遍荒野,追尋群體種茶的蹤跡
這些與草木共生的茶樹
在風土中野蠻生長
結出的茶果隨風散落
成就“一山一味”的野性芬芳
黑茶曾因優(yōu)質而成為貢茶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出最好的茶?
黑茶的醇厚是時間與自然的合謀
古法講究“天時”
年輕一代有了自己新的思考
那就是探尋微生物和發(fā)酵的關系
鮮葉采下后攤晾殺青,揉捻出汁
再入木桶渥堆
茶葉在棉被下蜷縮十幾小時
辛辣的酒糟味悄然彌漫
從生物熱到微生物熱
這是一場生命的接力
匠人對火的敬畏
刻在七星灶的每一道紋路里
松柴明火,低溫慢焙
周六用九年光陰打磨四五十口灶
終得一方“專屬七星灶”
灶面上,茶葉在拋撒中舒展
灶臺下,松香火焰靜默燃燒
四五十度的溫柔火候
鎖住茶香,亦鎖住百年焙火智慧
千兩茶,是茶與竹篾的共舞
165公分的篾簍中
茶農以腳力踩制
竹條翻飛如龍,箬葉隔絕雜菌
日曬夜露四十九天
茶體吐納活水
終成“世界茶王”
2022年,這項技藝入選人類非遺
因機械永不能替代匠人的溫度
茯磚之魂,藏在一粒粒“金花”中
清朝紀曉嵐流放新疆時
靠茯磚解肉食之膩
今人方知,奧秘在于冠突散囊菌
這金色微生物可以分解粗纖維,化茶為藥
“懂茶之人喝的不是金花
而是它轉化的風味”
周六選擇冬日發(fā)花,以低溫避免雜菌
他雖然用微生物視角重新詮釋發(fā)酵
用智能烘房調控溫濕,卻仍敬畏時間
老匠人也在筑茶磚時留上縫隙
為金花辟容身之所
庫房中黑茶靜默陳化
菌花香無聲蔓延
“老祖宗的東西很高級,我們只是完善與積累。”
年輕茶人接過火種
在傳統(tǒng)中植入科學的基因
讓黑茶在新時代繼續(xù)生長
捧一杯安化黑茶
飲下的是七星灶的松香、金花菌的“綻放”
也是一杯被湖湘匠人打磨的慢時光
茶中無捷徑,唯光陰真味
匠心有傳承,守正亦求新
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
(湖南廣播電視臺)
湖南衛(wèi)視、芒果TV出品
芒果伯璟、伯璟文化制作的
四集紀錄片《安化黑茶》
于3月17日至20日
周一至周四19:30
在湖南衛(wèi)視、芒果TV
茶頻道同步播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