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因為“水門事件”下臺的尼克松受到毛主席邀請,第二次訪問中國。
毛主席與尼克松
在這次訪問中,尼克松曾在無意中向毛主席問起他有什么特長。聽到這個問題,毛主席微微一笑,只回答了5個字。
而就是這5個字,尼克松聽后對毛主席肅然起敬,在離開時還端起茶杯,向毛主席鞠了一躬。
毛主席為何要邀請一位已經卸任的美國總統?
他又對尼克松說了哪5個字,能獲得尼克松這樣的敬意呢?
想要揭開這些問題的答案,就不得不提起一位中國人民不太了解的美國總統杰拉爾德·福特,他原本是尼克松在任期間的副總統。
杰拉爾德·福特
在1972年尼克松第一次訪華后不久,美國便爆出了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水門事件”。尼克松作為本次事件的主要當事人,不得不宣布辭職,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因為丑聞下臺的總統。副總統福特很快就成為了新任美國總統。
水門事件
福特剛一上任,就多次表示自己不僅會接替尼克松的職位,還會繼承他的對華政策,繼續推動中美關系友好發展。剛開始,他的確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不斷派遣國務卿基辛格前來中國,保持與中方的溝通。
基辛格與周總理
尼克松第一次訪華時,與周總理共同簽署發表了《上海公報》。福特在上任后,在1975年訪問中國時,再次重申了這一公報,表示愿意繼續遵循這一公報所堅持的原則。面對這樣的誠意,中方自然也很快作出回應,稱福特沒有繼續受到“水門事件”影響,中美關系正常化指日可待。
尼克松第一次訪華時的相關報道
但好久不長,福特在臺灣問題上辜負了中國的信任。原來,福特雖然口口聲聲說著會繼續推動中美關系向前發展,實際上卻對解決中美之間的問題缺乏信心,在如何對待中國的政策上搖擺不定。他不僅表示會派兵援助臺灣,抵抗所謂的大陸入侵,還在與鄧公會談時稱,美國想要用“日本方式”推動中美關系正常化。
鄧公與福特
所謂的“日本方式”,指的就是美國與中國建交的同時,在臺灣也會建立一個“聯絡處”。名字雖然叫“日本方式”,實際上就是否定了“一個中國原則”。中方當然嚴辭拒絕了美國這種不尊重中國的行為。
其實福特在美國國內受到了很大的壓力。他屬于共和黨,而作為競爭對手的民主黨生怕他們的利益因為親近中國而受到損害,于是不斷給福特施加壓力,使得福特政府不敢采取積極的措施,促進中美關系發展。在他前來中國訪問的4天時間里,中美之間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協議,兩國似乎又進入了僵局之中。
毛主席與福特
為了打破這一僵局,毛主席經過深思熟慮,作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決定:邀請因丑聞卸任的尼克松總統前來訪問。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新中國在成立后,的確從蘇聯那里獲得了諸多幫助,但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赫魯曉夫的上臺,中國與蘇聯方面關系逐漸破裂。正與蘇聯進行“冷戰”的美國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開始嘗試著修復與中國的關系。
赫魯曉夫
這一時期在任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察覺到了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美國軍事和國際地位的下降。他認為再繼續堅持原本的“遏制和孤立”中國的政策是不可行的,于是自1969年起,尼克松便不斷委派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與中方共同探索建交的機會。最后終于在1972年,尼克松親自訪問中國,這就是引起全世界人民關注的中美“破冰之旅”。
破冰之旅
可以說,尼克松在任時雖然犯下了大錯,但至少在推動中美關系正常化方面,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他1974年被迫辭職下臺時,周總理就曾代表中國,給他發去了表示慰問和祝愿的電報,也順表邀請他再次來中國訪問。
彼時,尼克松正在經歷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已經沒臉在華盛頓繼續停留,只得灰心喪氣地返回了位于加利福尼亞的老家。“水門事件”的丑聞不僅影響了他的仕途,也影響了他的心態。
尼克松
尼克松在卸任后大病一場,在住院期間,他受到了毛主席親自打來的慰問電話。在電話中,毛主席還告訴尼克松,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他想來中國,中方隨時都會歡迎。尼克松對此充滿了感激。
尼克松
之后,毛主席還曾多次在與其他國家政要會面時,當眾提出了希望再次要求尼克松來華的想法,并拜托他們代為轉告。等到了1975年8月,中方再次公開表達了邀請尼克松訪華的想法。此時,尼克松面對中國的誠意,已經十分心動。不過正好這一年福特總統已經做好準備,要在年底的時候訪問中國,尼克松只能先將去往中國的打算推遲。
福特訪華
尼克松不能立刻前來中國,而這次福特總統的來訪又沒有獲得良好的進展,作為對福特的提醒,中方便在福特返回美國后,選了個折中的方法——邀請尼克松的女兒和女婿來華。
女兒朱莉收到邀請后,立刻告訴了父親,不僅從尼克松那兒獲得了支持,還拿到了一封他親筆寫下的信。朱莉就帶著丈夫戴維和父親的親筆信,在1975年的12月底來到中國。當時身體抱恙的毛主席還特意親自接見了他們。
尼克松與妻女
等朱莉與丈夫安全返回美國,毛主席便向世界發出公告,公開邀請尼克松再次訪問中國。在全世界的關注下,尼克松攜夫人搭乘中國派來的專機,再次來到了中國北京。
在這里,已經卸任的尼克松依然受到了中方極高的待遇,簡直與他還是美國總統時一樣。唯一讓人覺得可惜的是,當年親自前來迎接他的周總理已經在一個月前病逝了。
尼克松第一次訪華,周總理親自迎接
尼克松走下專機時,看著這總統級別的接待排場,心中十分不可思議。要知道,他不僅已經從總統的職位上離任,現在甚至沒有任何的職務在身。而他當年第一次來訪時,曾與毛主席保證一定會在第二屆任期里,徹底實現中美之間的建交。如今距離第一次來華已經過去了四年,承諾沒有達成,禮遇卻依然隆重,尼克松不由有些感慨。
尼克松夫婦
毛主席此時身體已經十分虛弱,走路時必須有人攙扶,但在這重要的時刻里,他老人家還是堅持親自出面招待尼克松。他在見到尼克松時,注意到了對方有些拘謹,便善意地表示今天大家不談政治,只聊哲學。
于是尼克松便與毛主席親近地坐下來,面對面地聊了一個多小時,其中大半時間果然是在講哲學。尼克松現在算是無官一身輕,雖然開始有些拘謹,后面聊開后,整個人顯得輕松了許多,笑意就沒從他面上消失過。
毛主席與尼克松
毛主席因為年齡和身體問題,注意力有些差,有時聊著聊著說話含混,他便主動拿起紙筆,將想法記錄下來。不過這些并沒有影響到毛主席敏捷的思維,尼克松提出的問題,毛主席總能給出最精辟的回答。尼克松感受著這位中國領袖獨特的美麗,頻頻點頭贊同著毛主席的話。
毛主席與尼克松
等到這次談話即將結束時,尼克松看著毛主席,情不自禁地問道:“請問您的特長是什么?”
這個問題問得有些突兀,但毛主席仍從容地微笑著回答說:“為人民服務,這便是我的特長。”
尼克松事先在腦海中想過了無數種回答,唯獨沒想到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他看著眼前這位雖然老邁,但眼神依舊熠熠發亮的智者,不由得肅然起敬。
毛主席與尼克松
聊天結束后,尼克松帶著妻子起身離開時,毛主席端起自己的茶杯,與尼克松輕輕一碰,兩人以茶代酒,笑著作別。臨行前,尼克松還恭恭敬敬地給毛主席鞠了一躬。
他的第二次訪華在美國國內引起了巨大反響,福特受到了壓力也格外巨大,這也嚴重影響了他之后的選舉。代表共和黨的福特在這次大選中敗給了民主黨的卡特,而卡特充分吸取了福特的教訓,真正開始積極地推動中美關系向前發展。
卡特總統
在1978年12月份,中美雙方共同發表了《中美建交聯合公報》,自此開始,中美兩國互相承認并建立外交關系,兩國關系正常化,毛主席也再次用超人的智慧,給出了解決中美之間問題的完美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