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留學持續牽動著海量中國學生與家長的心弦。不過,哈佛大學披露的數據,卻給這股熱潮潑了一盆冷水。在2021—2022學年,有51名本科生因學業成績不達標,無奈被勸退;另有149名學生收到 “學術警告”,這無疑是亮起了紅燈,警示他們學業已現危機,若不及時整改,退學恐成定局。
此事足以證明,美國大學的畢業門檻絕非形同虛設。美國全國學生學歷認證中心于2023年9月發布的《讀完大學》報告清晰顯示,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本科階段的退學率高達25% 。雖說美國教育向來以多元包容聞名于世,但不少中國學子在融入適應的過程中,卻遭遇棘手的學術難題,甚至被迫中斷學業。
長久以來,大眾普遍抱有一個觀念:邁進大學,學業便會趨于輕松。可現實是,美國高校奉行 “寬進嚴出” 的原則。回溯2022年11月美國全國學生學歷認證中心發布的同一份《讀完大學》報告,數據顯示全美高校僅有約六成學生能在六年內本科畢業,這意味著剩余四成即便有幸被錄取,也難以順利修完學業。
近些年來,美國名校退學率呈攀升態勢,其中中國留學生退學比例格外扎眼。教育專家陳屹在《名校之路》里也曾點明,那些申請時經中介機構過度包裝的中國學生,進入名校后,退學率高達20%。此外,BBC中文網在2015年的報道中提到,彼時約 8000 名中國留學生被校方直接勸退,占全球留學生總數的3%。
媒體常常勾勒中國學生學術表現獨占鰲頭的畫面,但實際在美國高校就讀時,情況卻大相徑庭。賓夕法尼亞州的教育咨詢公司WholeRen發布的白皮書表明,在調研的1657個案例里,高達81%的在美中國學生被大學開除,根源就在于學習成績欠佳或存在作弊行為。WholeRen公司首席發展官陳還提到,往昔幾屆中國留學生多是憑借優異成績與獎學金敲開國外大學之門,如今不少學生卻是國內升學失利的富家子弟。正因如此,近幾年中國留學生被打上“作弊的富家子弟” 的負面標簽,大眾對其學術品德也產生了深深的質疑。
《2023留美學生現狀白皮書》中的數據給出更直觀的呈現:被勸退的學生群體里,本科生占比七成,超半數就讀于全美排名前 50 的院校,其中不乏哈佛、耶魯、康奈爾等 14 所頂尖學府的中國留學生。
剖析中國留學生退學率居高不下的成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學術不誠信:占比 47.9%,涵蓋考試代考、作弊、抄襲、論文代寫、材料造假等一系列違規行徑。
學術表現差:占比 46.3%。
行為不當:占比 3.2%。
不了解學校規范:占比 2.6%。
雖說自 2021 年起,學術不誠信現象稍有緩和,可學術表現不佳的狀況卻愈發嚴峻。因“學術表現差、學術不誠信”而被開除的中國留學生中,75.6%來自美國 Top100高校,細分來看,前50高校的學生占比 51.4%,排名51—100的高校學生占 24.2%,100 名開外的占 24.4%,而且該比例還在逐年攀升。
當下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數量龐大,超30萬人之巨,如此龐大的基數,碰上美國學校嚴苛的學術成績要求,那些對待學術誠信態度敷衍的學生,難免深陷學業泥沼,遭遇退學、開除的困境。此前,就有15名中國留學生因妄圖在SAT和 GRE這類標準化考試中舞弊而被逮捕。
留學白皮書也曾點明,相較于美國本土學生,中國留學生的短板較為明顯,諸如英語表達能力薄弱、批判性思維與表達匱乏、系統學術訓練欠缺、學習功利心過重、社會責任感缺失等。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的閻琨教授在《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狀況探析:跨文化適應和挑戰》一文中犀利指出:“美國教育拋給留學生的最大難題,便是自律與自治能力的培育。對于習慣了外界嚴格管控與指導的多數中國學生而言,要適應美國式自我驅動的教育模式,著實困難重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