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有信,花不誤,歲歲如此,永不相負。”
在我國歷史上,有“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說法,每年冬去春來,從小寒到谷雨的8個節氣里,每個節氣對應三候,每一候都有相應的花盛開,共24種,因此稱之為二十四番花信風。
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
春分節氣有三候,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一候海棠
春分節氣第一候花信風為海棠花,海棠花素有“國艷”之譽,是中國特有的植物。
海棠花,薔薇科多年生喬木,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它幽姿淑態,紅艷倚霞,素有“國艷”之譽。賈耽在《花語》中稱海棠為“花中神仙”,飲譽至今。花葉并艷的海棠與玉蘭、牡丹、桂花、翠竹、芭蕉、梅花、蘭花同列庭院名花八品。
人人都道海棠紅,是“淡淡微紅色不深”,一小簇透透薄薄的青綠葉子托在它的枝頭。初開時海棠花胭脂點點,紅艷動人,花開后逐漸纈暈,化作天邊云霞萬朵,待到花落時,卻宿妝淡粉,素凈優雅。
楚楚動人的海棠花,自然為歷代文人墨客所喜愛。無論是蘇軾、李清照、宋祁、晏殊,都借以詩詞留下了他們對海棠的脈脈深情。
東坡居士被貶黃州時,看到窗外的海棠,觸景生情道:“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花下,讀一讀詩人的作品,穿越時空,共賞一樹繁花,不失為一種浪漫。
二候梨花
春分節氣第二候花信風為梨花,梨樹屬薔薇科,落葉喬木。梨樹春季開花,花色潔白,如同雪花,具有濃烈香味。
梨樹在我國約有2000余年的栽培歷史,種類及品種均較多,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其素淡的芳姿更是博得詩人的推崇。梨花冰身玉膚,凝脂欲滴,嫵媚多姿,是柔和、純潔化身。它抖落寒峭,撇下綠葉,先開為快,獨占枝頭,它是剛和柔的高度統一。
唐人元稹《使東川·江花落》詩云:“日暮嘉陵江水東,梨花萬片逐江風。江花何處最腸斷,半落江流半在空。”宋人晏殊《寓意》:“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瑟禁煙中。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梨花,白得似雪,反過來也可以說白雪似梨蕊,相互映照,只因為凡是美好的東西都是相似相通。
三候木蘭
春分節氣第三候花信風木蘭花,是落葉小喬木,木蘭花早春開花時,滿樹紫紅色花朵,幽姿淑態,別具風情。
木蘭花古稱為“辛夷”,是木蘭花作為中藥材的一種別稱,辛夷本身就是木蘭花的花蕾,又稱為桂蘭、木蓮、木筆、女郎花等。
木蘭花是著名的早春觀賞花木,幽姿淑態,別具風情,適用于古典園林中廳前院后配植,也可孤植或散植于小庭院內。木蘭開花,滿樹潔白,毫無雜色,讓人陡生敬仰之感。
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或許,正是為了與屈原的志高行潔相稱,木蘭的花語為 “高尚的靈魂”。木蘭或純白無瑕,或紫白相間,半開半合,毫不媚俗。
一樹木蘭開,便是一場春和景明。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