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今年活動主題為“口腔健康、身心健康”。兒童的口腔健康不僅是牙齒問題,更直接影響頜面發育和顏值!許多家長發現孩子“越長越歪”,卻不知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正在悄悄改變孩子的頜面發育軌跡。
今天就讓我們盤點一下五大毀顏習慣的真相!
自測清單:
你家娃有這些動作嗎?
經常把手指含在嘴里
睡覺時嘴巴總是張開
吃飯只用一邊咀嚼
總愛咬嘴唇/吸下唇
說話時舌頭往外頂
一
警惕五大口腔壞習慣
1. 吮指習慣:吮拇指習慣最為多見,3歲之前的吮指習慣可以不干預,一般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消失;如果3歲之后,吮指習慣依然存在,則需要干預。長期吮吸拇指會導致上頜前突、開頜等問題,影響面部美觀和咬合功能。
2. 吐舌或舌低位習慣:靜息狀態下,我們的舌尖一般頂著上排牙齒的后方,舌身能夠輕松平貼在上顎。吞咽時舌尖輕抬,舌背向上施加力量幫助食物咽下。如果兒童在吞咽時習慣性將舌頭伸向前方或抵在下前牙區,可能導致前牙開合、反合、發音不清等問題。
正確位置
錯誤位置
3. 口呼吸:長期用口呼吸會影響頜骨發育,導致牙弓狹窄、上前牙前突,下巴后縮等畸形。當存在此種現象時,需及時前往口腔正畸科和耳鼻喉科進行聯合檢查,明確是否存在病理性因素并及時治療。
4. 咬唇習慣:咬下唇相對較為多見,有咬下唇習慣的孩子經常將下唇放在上下牙齒之間,上前牙就會過度向前生長,出現“齙牙”。
5. 偏側咀嚼:孩子一側牙齒嚴重齲齒或咬合關系不良,該側的咀嚼效率大幅度降低,孩子就會放棄用該側咀嚼食物,而改用另一側咀嚼,這就叫偏側咀嚼。長期使用一側牙齒咀嚼會導致面部不對稱,常用的一側往往較飽滿,而廢用的一側往往較扁平,影響美觀和功能。
二
拯救顏值!家長必做3件事
1. 早發現:這些信號別忽視
孩子睡覺張嘴、打鼾
牙齒縫隙大、排列不齊
臉型不對稱、下巴后縮
2. 早干預:分齡應對策略
3歲前:通過安撫玩具、語言引導轉移注意力。
4-6歲:使用習慣破除矯治器(如唇擋、舌柵)。
7歲后:若已出現骨性畸形,需正畸醫生制定綜合方案。
3. 定期檢查:抓住黃金干預期
乳牙期(3歲起):每年1次口腔檢查,重點關注習慣性動作。
換牙期(6-12歲):每半年檢查1次,及時矯正錯頜畸形。
別讓小小的口腔習慣,成為寶寶顏值路上的絆腳石。讓我們攜手共筑健康口腔防線,從預防開始,守護寶貝的璀璨未來!
文字|口腔科 趙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