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的李嘉誠正在面臨自創業以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些港口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兩頭堵。現在就看李老板能不能頂得住了。
- 1997 年,和記黃埔(現長和集團)獲得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的 25 年特許經營權,并享有優先續約 25 年的權利。
- 2021 年,長和集團與巴拿馬政府續約,將港口運營權延長至 2047 年。
- 2024年12月,特朗普提出要收回巴拿馬運河。
- 2025年2月,美國貿易辦公室擬對靠港的中國制造船只收取150萬美元“服務費”,同時對美國制造船只提供100萬美元的費用減免。這一提案若實施將大幅增加中國海運企業的運營成本。
- 2025年3月4日,李嘉誠打算以228億美元的售價,把全球43座重要港口出售給了美國的貝萊德財團。
- 2025年3 月 13 日香港《大公報》發表題為“莫天真 勿糊涂”的評論,有關企業當三思。
- 2025年3 月 15 日《大公報》再次發表評論“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 的時評。
- 2025年3 月 17 日,《大公報》又發文 “飲水思源”,指出只有飲水思源有擔當,才能背靠祖國謀發展。
- 2025年3 月 18 日,根據彭博社報道,市場監管總局正在針對長和集團這筆交易,研究該交易是否存在潛在的安全漏洞或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
- 2025年3 月 19 日,外交部說有關具體情況請向主管部門詢問。
這一交易引起了中國社會的廣泛關注,9目前來看,李老板的港口交易合法合規的,只能審查其安全漏洞和壟斷。從李老板這個商人角度來講,現在賣出去最好的時機。
(1)2014年當時內地想以1500億港元收購港口集團40%股份,但李嘉誠覺得給錢太少,沒賣。現在來看確實是虧了。
(2)不過,當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的時候,其實李老板其實已經沒有選擇了。要么拿錢走人,要么繼續扯皮。
(3)這兩個港口當年李老板花了十幾億美元買的,現在如果賣的話能凈賺190億。從這個角度來說,穩賺不賠,李老板退出的也體面。只是未來會苦了中國海運企業了。
(4)2024年上半年,兩個港口在長和總利潤中占比不到 1%,收入卻占了 3.9%。3.9%的收入只創造了1%的利潤,摔掉收益低的項目,也是公司正常行為。
(5)李老板的公司如果賣掉這些港口,那么其負債率會從23.6%下降到18%。越是經濟不好的時候,手握現金就很重要。所以你看巴菲特有3300億美元現金、小米集團有現金儲備1751億元,這就是小米會曬其現金流的用意之一,總之利大于弊。
(6)萬一老美真的要強行奪走港口,怎么辦?誰能幫他?到時候就怕血本無歸。
(7)長和集團是民企,不是國企。
所以出售港口這件事,對李老板來說,利大于弊,現在唯一就是輿論問題了,現在又要背上“賣國賊”的罵名。不過對李老板說,他即沒違規、也沒違法,所以拿他沒辦法。不過李嘉誠在2018年已經退休了,而這個決定是由長子李澤鉅做出的。
一般來說企業家的年紀大了,會更在意名聲,而李老板卻一直利益至上,確實不是一般人。
最后問問大伙,李嘉誠、李澤鉅算民營企業家嗎?
盧松松是一位自媒體人、短視頻博主。也是創業者必看的賬號,關注草根創業圈、科技互聯網、自媒體和短視頻行業。感謝您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