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倫敦大學學院的博士圈出了個“學術頂流”—— 鄒振浩同學。
不過他的走紅方式堪稱地獄級出圈:28歲的他憑借1600小時性侵錄像、50 名受害者以及900萬條聊天記錄,成功讓英國法官瞳孔地震,網友直呼 "建議把他的硬盤送進大英博物館"。
這位來自廣東東莞的28歲學霸,履歷堪稱“別人家的孩子”模板:父親國企高管,母親教師,自己年紀輕輕就拿到UCL機械工程博士offer。
然而,這位精英的課余生活卻比《黑鏡》劇本還魔幻 —— 他把實驗室學到的化學知識,變成了調制迷藥的配方;將 39 樓的豪華公寓改造成 "密室逃脫地獄";甚至把性侵視頻分門別類存進加密硬盤,堪稱 "犯罪界的收納大師"。
警方突襲時的場景堪比驚悚片:衣柜里塞滿女性內衣首飾,SD卡中藏著 1277段作案視頻。
更絕的是,他還給每個受害者準備了戰利品盒—— 口紅當書簽,耳環當鎮紙,強奸視頻當睡前 ASMR。有網友辣評:“這哪是性侵,分明是在拍《五十度灰》的變態版!”
鄒博士的作案手法堪稱“教科書級反面教材”:先用豪車游艇打造“霸道總裁”人設,再以學術交流為誘餌約女生見面。
他甚至研究出“三步迷奸法”:第一步勸酒,第二步下藥,第三步播放隔音效果測試——當受害者掙扎時,他會笑著說:“別白費力氣,這里的隔音比你畢業論文查重率還高。”
不過這位“反偵查專家”最終還是栽了。
2024年1月,警方在他行李箱夾層里搜出七氟醚、移液器等作案工具。
更諷刺的是,這些藥品被偽裝成護膚品,貼著“獨家配方,永葆青春”的標簽。網友神評:建議改名叫毀容霜 ,畢竟用了就社會性死亡。
在法庭上,鄒振浩貢獻了“魔幻現實主義答辯”:聲稱所有性侵都是角色扮演,受害者的哭泣是沉浸式體驗",甚至把偷拍視頻解釋為行為藝術。當檢察官質問他為何收藏內衣時,他面不改色:這是為了研究不同材質的力學性能。
陪審團成員的心理陰影面積可想而知。有陪審員透露:看他的視頻比看《沉默的羔羊》還難受,建議法庭給我們發精神損失費。
就連法官都忍不住吐槽:“我審理過的案件能繞地球三圈,但你這操作讓我懷疑人生。”
事件曝光后,評論區秒變“段子手大賽”。有人調侃:建議UCL給他頒發犯罪心理學榮譽博士;
有人提議:把他的硬盤捐給 FBI 當教學案例;
更有才的網友寫對聯:上聯:迷藥配方堪比諾獎 下聯:犯罪記錄賽過知網 橫批:人間蒸發。
不過也有清醒的聲音:他的硬盤比博士論文更有料,但這不是榮耀是恥辱。的確,當精英淪為禽獸,當知識變成兇器,我們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終極目的,到底是培養人才還是制造惡魔?
鄒振浩案撕開了“精英人設”的華麗外衣,暴露出人性最黑暗的角落。他的罪行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社會之痛 —— 當“高學歷” 成為作惡的遮羞布,當 留學生標簽淪為犯罪通行證,我們該如何守護受害者的安全?
正如網友所說:學歷不能過濾人渣,教育必須包含人性。
希望鄒振浩案能成為一記警鐘,讓那些妄圖用知識作惡的人明白: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