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對人生意味著什么?
?羅新、周思成、Jiarui
??3月19日(周三) 19:00
尼采老師聊歷史,看似是跨界的行為藝術,實則是精準的人生過活指南。過去的歷史在告訴我們什么?當下的“歷史”是如何被創造?未來的歷史還有“未來”嗎?高舉虛無牌和日常多求佛的我們,轉向叩問歷史:你怎么搞出的這爛攤子!
《歷史對于人生的利弊》出版于1874年,是尼采繼《悲劇的誕生》之后計劃撰寫的系列短篇《不合時宜的考察》第二篇,也是他除《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論道德的譜系》之外知名度最高的作品。
在19世紀這個被稱為“歷史學的世紀”,針對歷史感的泛濫,尼采在這篇“不合時宜”之作中將批判的矛頭指向歷史學、語文學、黑格爾哲學、高等教育乃至文化等“時代性的、合時宜的東西”,追問歷史學于我們人生的用途,強調主體和當下對于歷史的意義。這種視歷史學為一種富于創造性的策略的觀點,使之成為后現代史學的先驅。
青年歷史學者、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周思成在本書中以文本與注釋1:2的比例對文中涉及的大量歷史、哲學背景以及明典、暗典、隱喻、反諷等做了詳細的注釋,并撰寫了長篇導讀,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重新思考歷史于當下的意義。
周思成老師親筆簽名本
十多年來,羅新老師陸續撰寫了多篇“與專業反思有關”的學術隨筆,反映他對歷史、歷史學和史學工作的思考。《有所不為的反叛者》是這些思考的結晶。
本書用諸多個案討論了歷史學家的美德、史料的運用、歷史敘述的多樣及其背后的原因、歷史的記憶與遺忘、民族主義史學的克服、古代民族的起源傳說、華夏文明西部邊界的進退、帝國體制的內外輕重等問題,以歷史學家的方式質疑傳統歷史論述,示范了一種健康的看待和解釋歷史的態度、方法。
羅新老師親筆簽名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