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葛峴嶺阻擊戰中,美軍借助飛機和坦克,對志愿軍的陣地發起輪番沖擊,但是最終不僅無法跨越志愿軍的阻擊線,還損失了215名士兵和大量軍事物資。而阻擊他們的志愿軍只有一個步兵排。這個只有30多人的步兵排,沒有任何重武器,卻沒有一人傷亡。
1950年11月29日發生的這場阻擊戰,讓美國人記住了“葛峴嶺”這個陌生的地名,也見證了志愿軍創造的又一場戰爭奇跡,也讓世界各國軍人為之肅然起敬。創造這一戰爭奇跡的是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郭忠田和他的“郭忠田英雄排”。
和敵人賽跑,12小時急行軍搶占龍源里
志愿軍入朝參戰并取得第一次戰役的勝利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依舊堅持以軍事進攻迅速占領全朝鮮的計劃,并且積極策劃新的攻勢。志愿軍提出了“鞏固勝利、克服當前困難、準備再戰”的方針。
1950年11月,志愿軍發動了第二次戰役。志愿軍將士們在誘敵深入之后,對“聯合國軍 ”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為了徹底阻斷敵人的退路,志司要求38軍:進行快速穿插,搶在敵人前面,橫插軍隅里、三所里,配合正面部隊給美軍來一個大包圍。
接到任務的38軍113師就此展開了軍史留名的大穿插,14小時強行軍72.5公里,先敵搶占了三所里,關閉了敵人逃跑的通道。
慘烈的三所里戰斗剛剛打響,113師的偵察兵就發現美軍有可能向三所里以西的龍源里逃跑的跡象。如果敵人從龍源里逃跑,那么我軍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戰友們付出的犧牲都有可能付諸東流,甚至影響整個第二次戰役的戰局。
113師師長江潮果斷下令337團馬上趕到龍源里,死守龍源里,絕不能讓敵人從龍源里逃走。接到命令的337團兵分兩路向龍源里急行軍而去,郭忠田帶領的2排正是此次急行軍的尖刀排。
出發之時,2排的戰士們已經5天5夜沒有好好休息了。然而軍令如山,對于軍人而言,唯有堅決執行。為了和敵人的車輪賽跑, 郭忠田和戰士們放棄了一切與戰斗無關的物品,只帶上槍支彈藥和少量必需品,向著龍源里急行軍。
雖然從地圖上來看, 三所里和龍源里的直線距離不過10公里左右,但是實際上復雜的地形彎彎繞繞下來距離肯定超過10公里。為了節約時間,郭忠田帶著戰士們決定直接從深山中穿插過去。
異國的崇山峻嶺,陌生的地形,到處是荊棘叢生的懸崖峭壁,哪里有路可走?全排硬是從荊棘中劈出一條路,戰士們的軍裝被荊棘扯得破破爛爛,手腳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傷口。
好不容易翻過大山,寬闊的大同江又橫在戰士們面前。11月的氣溫已經很低,水中更是冰涼刺骨。戰士們沒有選擇,只能脫下棉衣棉褲,涉水過江。
最后經過12小時的急行軍,11月28日凌晨,郭忠田排插進了龍源里。美軍南逃的大門被徹底關上了。
做假工事,放過坦克,專打步兵
2排來到龍源里的時候,此處還沒有美軍的蹤影。此時的戰場寂靜無聲,郭忠田抓緊時間觀察戰場地形,大腦里飛速地思考作戰方案。郭忠田發現葛峴嶺主峰是制高點,但是很容易成為美軍轟炸的重點目標。缺乏有效防空武器的2排,如果把主陣地設在主峰將會損失慘重。
而在葛峴嶺北側的公路旁有一個山包,公路到了這里正好有一個拐彎,美軍的車輛開到這里都會要減速通行。郭忠田認為這里更為適合打阻擊,他沒有按照上級的命令,果斷地調整部署,把主陣地設置在這個小山包上。
郭忠田主意已定,馬上帶著戰士們抓緊時間搶修工事,布置偽裝。連日來都在急行軍的戰士們此時已經非常疲憊了,郭忠田給大伙鼓勁:“我們大家都很累了,但是工事沒有修好的話,打起仗來,吃虧的還是我們自己啊。修好工事,咱們就能少流血少死人!”戰士們在郭忠田的鼓勵之下,強打精神開始搶修工事。經過一番奮戰,2排終于在天亮之前挖好了陣地上的工事。
郭忠田并不滿意,他又帶著戰士們在主峰上挖了一些假工事。而后來的戰場態勢發展,將會證明他這個決定是多么明智。
修筑好作戰工事之后,郭忠田馬不停蹄地進行了戰斗部署。他把輕重機槍放在小山包的一塊巨石之下,4班和6班部署在巨石兩側,5班作為機動力量隨機應變。
做完這些,郭忠田和他的戰士們才迎來了久違的休息。然而這難得的休息卻只有片刻,因為敵人上來了。
早上八點多的光景,美軍第一批逃兵出現了。這是一股先逃竄的車隊,大概是4輛小汽車,3輛10輪大卡車和1輛小吉普。郭忠田讓手下的神槍手張祥忠先打第一槍。
美軍車隊開到小山包下果然開始減速拐彎,這個時候張祥忠開火了,一串子彈直射向吉普車。車上的敵人當場斃命,隨后2排的輕重機槍和步槍集中開火。很快,這一小股美軍就被消滅干凈了。
消滅這股先頭部隊之后,郭忠田排立即打掃戰場,從敵人的車上補充彈藥和補給。很快,敵人的坦克轟隆隆地沿著公路開來,大約有50輛坦克。
郭忠田的這個排只有30多人,沒有任何反坦克武器,手榴彈平均下來每人也只有4顆。以這樣的火力想去阻擊敵人的坦克,難度可想而知。而且只是讓戰士們徒增傷亡,反而會影響阻擊任務的完成。這個時候郭忠田再次果斷下令“放過坦克,專打后面的步兵”
敵人坦克看到地上被擊毀的卡車和尸體,更加警惕,但是見沒有遭到攻擊,便快速開了過去。跟在敵人坦克后面的是運兵車、彈藥車、炮車組成的車隊。
見時機成熟,郭忠田下令“打!”郭忠田第一槍就干掉了一個美國軍官。全排戰士一起開火,猛烈的攻擊之下,敵人的運兵車和炮車中彈引發了爆炸。一時間火光熊熊,黑煙滾滾,爆炸聲此起彼伏。敵人步兵東躲西藏,逃避著志愿軍的槍火。
殲滅美軍215人,全排0傷亡
美軍經過短暫的混亂之后,很快調集了空軍來助陣。美軍30多架飛機對著主峰上的假陣地就是一陣狂轟濫炸,這個時候戰士們都不得不佩服郭忠田這一手安排。
敵機飛走之后,利用短暫的平靜,戰士們又在主峰上重新修了一些假工事。下午敵人又來了一架飛機,繼續對著假工事一頓轟炸,主峰上一片火海。而志愿軍戰士們卻在小山包的陣地上安然無恙。
敵人的轟炸結束之后,200多名步兵又開始向2排的陣地發起了進攻。然而在戰士們的頑強阻擊下,這一批敵人沒有討到任何便宜,灰溜溜地撤了下去。
戰斗打到下午3點多鐘,美軍又出動百多架飛機進行轟炸。郭忠田帶著2排戰士英勇阻擊,敵人多次猛攻,始終都沒有跨過2排的阻擊線。天黑之后,志愿軍大部隊趕到,對美軍逃兵進行了合圍。郭忠田帶領戰友跳出工事,沖下山去加入到了對敵人的追擊之中。
戰后統計,郭忠田排在小小的陣地上,承受了敵人數千顆炸彈的轟炸、成百架飛機的攻擊,始終屹然不動,殲敵215人,繳獲大炮6門及滿載軍用品的完好汽車58輛,自己卻無一傷亡,僅消耗子彈1305發、手榴彈14枚,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此次戰斗后,郭忠田被志愿軍總部評為一級戰斗英雄,2排獲得“郭忠田英雄排”的榮譽稱號。
葛峴嶺阻擊戰中為什么有著飛機、大炮和坦克的美軍部隊,始終無法突破裝備落后,只有30多人的志愿軍步兵排呢?而且我方還創造了0:215的零傷亡奇跡。
究其原因,是郭忠田的兩個戰場決定創造了這個奇跡。其一是他沒有機械執行上級要求在葛峴嶺阻敵的命令;其二就是沒有死板地攻擊坦克,而是轉為阻擊敵人步兵。表面上看起來郭忠田這兩個決定不符合上級命令,但是卻緊扣戰斗目標——阻止美軍從葛峴嶺逃走。
要知道,上級領導是負責全局作戰,要求他們準確地發現具體戰場上的每一處變化是不現實的。而這個時候作為一線指戰員就要在領會作戰意圖的前提之下,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去解決戰場上具體的變化。倘若事事請示或是僵硬地執行上級命令,又如何能夠抓住抓住稍縱即逝的有利戰機呢?又如何能夠以最小代價去完成戰斗目標呢?
抗美援朝的歷史,是上百萬志愿軍官兵用生命寫就的。生動地記述一場戰爭的歷史很重要,深刻地記述戰爭中一個民族的精神歷史更重要。在諸多抗美援朝的書籍之中,我認為王樹增老師的這本《朝鮮戰爭》是目前最能體現我們這個民族在那段戰爭中的精神歷史的著作。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這些身處于和平年代的人,能夠穿越時光和那些前輩相識,和那些名垂青史的事跡相識,和那些默默無聞的士兵相識。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祖國、民族、理想、精神、信念、意志這些詞對于志愿軍官兵們意味著什么,也能更好地明白這些詞對今天的我們意味著什么。
《朝鮮戰爭》這本書雖然出版多年,但是仍然值得一讀。這本書全面地介紹了抗美援朝的全過程,既有宏大的會戰場面,也有細小的細節。引用了多方史料,比較客觀。王樹增老師擅長于挖掘資料,每一個細膩的細節故事都很打動人,讓人再一次領略我們共和國那些最普普通通的“最可愛的人”。
入手價格也不貴,非常劃算。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卡片購買
【大同】朝鮮戰爭(套裝共2冊)王樹增
¥95.9
全文完
本期內容到這就結束了,歡迎各位在評論區談古論今,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點贊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