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娛圈被一則爆炸性傳聞掀起千層浪——國民歌手兼演員IU被曝以單集5億韓元(約合249萬人民幣)的天價出演新劇《苦盡柑來遇見你》。
這組數字猶如投入湖面的巨石,瞬間在社交媒體引發超20萬條討論,相關詞條在NAVER實時熱搜榜上持續霸屏48小時。
制作公司Pan娛樂在傳聞發酵72小時后終于打破沉默,其公關部負責人金敏秀通過《朝鮮日報》等主流媒體嚴正聲明:“相關數據嚴重失實,已對劇組造成困擾。”
這份聲明特意采用加粗字體強調“毫無事實依據”,卻在文末留下耐人尋味的注腳——“藝人片酬屬于商業機密范疇”。
行業薪酬體系的冰山一角
這場風波恰逢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發布《2024年影視產業白皮書》,數據顯示,頂級演員單集片酬天花板實際維持在2.5-3億韓元區間,較三年前增長約35%。
首爾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所樸志勛教授指出:“5億報價已超出當前市場規律,相當于把電影級片酬搬進電視劇領域。”
在《苦盡柑來遇見你》的拍攝現場,制作組人員向本報透露了更具象的對比:該劇單集制作預算約45億韓元,若傳聞屬實,僅主演片酬就將吞噬11%的制作成本。
這種資源配置顯然與韓國劇組“制作費向服化道傾斜”的傳統相悖。
商業價值與藝術追求的博弈
IU的經紀公司EDAM Entertainment始終未正面回應傳聞,但其新披露的藝人商業版圖耐人尋味。
根據韓國稅務廳公示數據,這位多棲藝人的個人品牌價值連續三年位列女藝人榜首,代言涵蓋從奢侈品到國民燒酒的28個品牌。
品牌營銷專家李在煥分析:“她的商業溢價能力確實可能催生特殊合約條款。”
在清潭洞某影視投資公司的會議室里,制片人崔成浩展示了份模擬預算表:“假設啟用S+級藝人,我們會采用基礎片酬+收益分成的混合模式。”
這種源自好萊塢的薪酬體系,正在改變韓國沿用三十年的固定片酬制。
全球流媒體沖擊下的片酬通脹
Disney+韓國區內容總監鄭宥真在某行業論壇的發言,為這場爭議提供了新視角:“國際平臺入駐后,頭部藝人身價進入美元計價時代。”
據KBS內部流出的采購協議,某頂流演員參演的原創劇集,單集片酬折算韓元已達4.2億,其中30%以美元結算。
這種變化在制作端引發連鎖反應。
CJ ENM制作本部長金哲洙坦言:“現在選角就像走鋼絲,既要保證國際平臺認可的明星效應,又不能壓垮整體制作預算。”
《苦盡柑來遇見你》的服裝指導樸美娜私下抱怨:“主演的定制禮服預算被砍了40%,說是要平衡其他部門開支。”
沉默背后的行業潛流
在Pan娛樂的官方聲明評論區,一條高贊留言道破公眾焦慮:“我們反對的不是高片酬,而是看不見的代價。”
這種情緒在《首爾經濟日報》的街頭調查中得到印證:68%受訪者擔心過度傾斜的薪酬體系會導致劇集質量下滑。
影視工作者聯盟的抗議橫幅近日出現在各大電視臺門口,臨時演員金秀敏舉著“尊重每個崗位價值”的標語告訴筆者:“主演化妝間有空調保姆車,我們卻在40度高溫里等戲,這種差距不該越拉越大。”
重構中的行業生態
面對持續發酵的輿論,韓國放送演藝協會宣布將于下月召開“健康片酬體系聽證會”。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議程特別設置了“中國限薪令實施效果分析”專題,暗示著政策干預的可能性。
在這場風波的核心地帶,《苦盡柑來遇見你》劇組仍按部就班推進拍攝。
某夜戲片場,IU身著的米色風衣被眼尖的劇迷認出是兩年前某部劇的舊戲服,服裝組工作人員證實:“現在所有主演的私服都要循環利用三次以上。”
當朝陽再次照亮首爾麻浦區的攝影棚,這個價值萬億韓元的產業仍在尋找平衡之道。
或許正如導演樸贊郁在某次大師課上所言:“真正的藝術永遠在商業與理想的夾縫中生長。”
這場由5億韓元引發的行業地震,終將成為重塑韓國影視生態的重要契機。
圖源網絡,侵權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