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治療主方案包含免疫藥物治療與造血干細胞移植。關于治療選擇,有的病人會聽到移植是治愈再障的唯一方法,但其實不然。移植并非每個患者的必選項,其風險和收益需要根據再障病人的具體病情情況權衡。
移植的收益與風險是什么?這并不是每個再障病人的必選題
有關移植收益指的是:根治可能性、長期生存率、快速恢復造血功能;
有關移植風險指的是: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移植失敗、繼發性腫瘤、生育能力受損、配型難度吻合度低、供者匹配等待時間長;
綜上,臨床上適合移植的再障病人醫學上是有制定適應證的,也就是對于年輕的病人(40歲以下)、病情極重型、有配型相合同胞供者可優先考慮移植選擇。
而對于年齡較大(40歲以上)、沒有合適供者、非重型再障病情較輕的患病群體,則優先選擇免疫藥物治療。
綜上,并非是每個再障患者都得選擇移植,而對于上述“優先考慮移植選擇”的患病群體,往往前期也需要通過藥物介入來改善造血衰竭程度,如造血面積過少,可能導致移植失敗率增高。
對于再障病人而言,移植存在利弊,有風險也有收益,如藥物可逆把握大,臨床上會更傾向藥物治療。
不論如何,希望每個再障患者都能夠找到適合自身病情的治療,早日緩解,早日康復。
了解更多「疾病知識」或「病友群交流」等微信搜一搜公眾號:xejb1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