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之典范地區,無疑便是江蘇與浙江兩省,不過就兩省縣域的發展模式和成果來看還是有較大差異的。浙江省縣域的民生建設成果比較突出,遍布各鄉鎮的民營小微企業帶來了更大的民生普惠;江蘇省縣域則擁有更多大型工業企業而創造出了讓浙江省難以企及的GDP總量。
如果將兩省各縣市的GDP總量來個混合30強排行榜,就能很清晰發現江蘇省縣域的強悍,不管是上榜數還是頂尖縣市的水平都可顯著領先。
先看看兩省混合30強縣市榜單中各占據了多少吧,江蘇省居然可占三分之二強,浙江省僅能入圍9個縣市,從上榜數量上江蘇省就呈碾壓態勢了。
當然可能會有人不服,比如浙江省的平湖、寧海、嘉善、長興、東陽等縣市不管是財稅收入還是資金總量都不輸于榜單內江蘇省靠后的沛縣、高郵、儀征等,怎么就GDP總量就偏低而不能躋身入圍呢?那也沒辦法,既然現階段的GDP核算就是這樣,哪怕是各地區有一定的尺度不一現象那也只能接受,大家說是吧?
再看兩省入圍30強的各縣市實力,江蘇省的無疑也是更為強悍的,其中以蘇南四小龍為甚!這是中國縣域經濟最早發展的代表,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以經濟繁榮聞名于全國,經過幾十年的快速成長后經濟總量牢牢占據了全國縣市的前四位。
其中張家港與常熟市的GDP總量略小一點,但到2024年都已達到了3千億以上,這已相當于一個小型地級市的經濟體量了,而昆山與江陰兩市則要更為夸張了,雙雙達到了5千億以上的GDP總量而令人震撼。
浙江省內最強縣市慈溪雖然在2024年GDP漲勢非常不錯,名義增幅達到了近11%但總量還是很遺憾地止步于3千億門檻前,如此規模的GDP總量在全國縣市中那也是超強實力存在了,但與蘇南四小龍相比還是要遜色不少的哦。
說起浙江的縣域經濟,義烏是不可避開的話題,作為中國私營經濟最繁榮、民富實力最強的縣市GDP表現如何呢?2024年是其很是風光的一年,因有五經普的大幅調升而實現了21.79%的GDP名義大漲,不過它的GDP總量還是只能剛過2500億,雖然超過了江蘇省的宜興市但差距蘇南四小龍還是甚遠哦。
繼續往下看看兩省縣市中GDP總量中等以上的水平如何,對比發現同樣是江蘇省的縣域占據著絕對優勢。
太倉市作為蘇州大市內經濟總量最小的縣市都可達到1800多億而能在浙江縣市中居第3位了,另還有溧陽、如皋、丹陽、沭陽等江蘇省6個縣域的GDP總量也都可在1500億以上;而浙江省縣市能達到1500億以上的縣市除了上述的慈溪與義烏之外,也就諸暨、樂清與余姚這三席了,差距確實不小。
綜上所述,浙江省縣域在GDP這個方面對江蘇省劣勢真是不小哦,所以還是需要學習后者在產業做大做強、更多引進大規模企業等來加快擴張經濟總量,這樣才能更為全面的發展。當然江蘇省也是需要學習浙江省縣域在民生發展高水平的,在民營經濟培育、營商環境改善等方面繼續加強。
就是一句話,江浙兩省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它們加油!
最后請來看下表,詳細了解兩省縣市GDP混合30強榜單的具體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