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衛平棋圣是中國圍棋第一代領軍人物,常昊是中國圍棋第三代領軍人物,并且是承上啟下的重要領軍人物。誰也沒有想到,時間輾轉30年之后,常昊也面臨著自己的恩師聶衛平棋圣當年面臨的艱難選擇。
1992年第二屆應氏杯,中國圍棋協會和舉辦方應氏集團的應昌期老先生鬧得十分的不愉快。最后以中國圍棋協會罷賽,全部中國棋手退出結束。
中間的原委非常的復雜,芮乃偉參賽問題只是一個導火索,甚至圍棋都已經不是決定性因素。當時國內國外的大氣候小氣候都不允許中國大陸妥協。
以強硬姿態應對的中國圍棋協會的這一決定,后來被廣為詬病,尤其是被年輕的圍棋愛好者們稱之為心胸狹隘。
對中國圍棋協會退賽決定不滿的,還有當時的棋手。應氏杯四年一屆,被譽為圍棋奧運會,參賽獎金異常豐厚。在當時收入不高的時代,是非常誘人的。那種誘人可不是現在的世界大賽能比的。1989年的40萬美元,購買力相當于2020年的2.2億元人民幣。棋手退賽的損失有多大?想想就能知道。棋手內心里的怨氣有多大?想想也能知道。
類似的還有濟南市被拆掉的經典哥特式建筑群老火車站,因為它被認為是殖民主義的象征。現在老濟南人提起來就氣得跺腳,被認為是濟南永遠的痛。
如果這座老火車站還在,那對濟南乃至山東省的旅游價值和中德友誼的價值都無可估量。更將成為中西文化融合的最經典的見證,比上海的外灘還經典。
濟南老火車站由德國建筑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1908年動工,1912年竣工,是亞洲最大火車站之一,也是全球唯一一座哥特式建筑群車站。其鐘樓圓頂、彩色玻璃窗、螺旋長窗等設計融合了巴洛克與哥特風格,被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建筑系列為教科書案例,并被西德《遠東旅行》評為“遠東第一站”。林徽因設計、梁思成審定的吉林西站也模仿了其風格。
歷史的發展就是這樣子的,無法說清對錯,對和錯都取決于日后的發展形勢和社會需要。
這就讓面臨選擇的決策者非常難以抉擇,是為了著眼于長遠,承擔目前的罵名?還是解決現實問題再說。最關鍵的是,拍板者也不知道自己這么拍板到底是對還是不對?誰敢保證對未來是好的?
濟南老火車站拆除之時,1992年初迎來了南巡講話,中國以空前的開放力度擁抱世界和融入了世界。頂住壓力保留了外灘的上海,帶動長三角成為了中國核動力經濟發動機。
常昊現在就面臨了這樣的艱難局面。第30屆LG杯預選賽4月份就要進行,如果顧全大局參加LG杯,就等于中國圍棋吃了一個啞巴虧,被打了一巴掌還毫無還手之力。中國棋手參加LG杯無疑等于宣告自己認慫和宣告韓國棋院勝利。
以柯潔的個性,極大概率不會再參加了。柯潔的影響力在LG杯風波中都看到了,柯潔拒絕參賽,中國圍棋協會咋整?
如果中國圍棋協會選擇了罷賽,就相當于抵制韓國圍棋。那性質就嚴重了,所謂對等報復,韓國方面也會抵制中國的大賽。中韓圍棋就進入了敵對狀態,雙方的較量就不再體現在棋盤上了。自然也就談不上中韓圍棋友誼甚至是中韓兩國的友誼了。
眾所周知,圍棋是中日韓三國幾乎是唯一能坐下來談笑風生把酒言歡的交流了。
尤其是在目前錯綜復雜日趨分裂的世界大形勢之下,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避免給美國挑唆拱火的機會。還有慶祝二戰勝利80周年這樣的大事,實際都不允許激化周邊的矛盾。
而且棋手們本身生存就比較艱難。再因為抵制而讓他們的參賽機會更加減少,棋手們的壓力和反彈也會很大。他們可能會私下抱怨:柯潔的事情和我們什么關系?他早就財富自由了,我們呢?房貸車貸誰還?前期成為職業棋手的家庭巨額投入怎么回本?
這都是很現實的事!生存才是第一要務。
所以,中國圍棋協會極大概率會選擇妥協。道德經有一句話說的好“忍天下辱,可為天下主。”
不然怎么辦呢?領導哪有那么好當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