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近年來成為眾多頭部企業扎堆的“賽道”。
傳統能源產業、煤化工產業、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產業、羊絨產業……每一個產業版圖上,既有頭部企業的“搶灘登陸”,又有中小企業的“抱團取暖”。
走進位于蒙蘇經濟開發區的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忙春”的景象躍然眼前。在建項目快馬加鞭地往前沖,建成項目加班加點地趕生產。
▲亨通光學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光學新材料建設項目
“忙”的背后,是各個企業的底層邏輯在大轉型時代背景下的聚鏈成勢,是中國經濟韌勁的鮮活注腳,也是重大項目謀劃行動的具體鏡像。
“原先并沒有選擇鄂爾多斯。在一次招商洽談會上,我們了解到之前的合作伙伴華景在這里投資了正極材料的項目,而我們是做負極的。了解了園區的產業布局后,我們決定馬上轉戰零碳產業園。”內蒙古镕鋰電池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捷說。
2024年8月,镕鋰年產40萬噸高端石墨材料項目開建,這是鄂爾多斯市首個電池負極材料全產業鏈項目。經過半年多的加緊施工,一期主體建筑目前進入收尾階段。2025年3月15日,項目全面復工,300多名工人同時進場作業,項目計劃于9月投產,屆時將有大量產品“足不出園區”就地“消化”,填補園區儲能產業鏈負極材料的空白。
祝捷按照公司和遠景合作目標算了一筆賬,以一年提供1萬噸的負極材料計算,僅運輸成本便可為遠景節省800萬元。
而在兩年前的2023年7月25日,華景新材料首期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在伊金霍洛旗蒙蘇經濟開發區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下線。
▲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零碳創造中心項目
不遠處,是北方地區單體產能最大的電池工廠——遠景動力,日產電芯超3萬顆,每年可生產超10吉瓦時的儲能電池產品,80%的產品出口到歐洲、美國、新加坡等地。僅僅是一期工程,遠景動力便成為鄂爾多斯市新能源產業的“頭一份兒”。
镕鋰“調轉”投資方向,轉而和華景湊成“一對兒”,并不僅僅是看中了當地非常優質的營商環境,最大的“引力”還在于零碳園區集聚了一批產業鏈上的“龍頭”,這是中小企業能一直“向陽生長”的最大底氣。
目前,在零碳產業園,已聚集超過10家新能源頭部企業,他們仿若一顆顆“恒星”,不斷磁吸下游產業的“行星”,形成了一片可以自主運行、內部調衡的新能源產業“星空”。
傍著大樹好乘涼,但如何讓一個巨無霸項目持久穩固“江湖地位”?靠的不僅是自身的“內功”,還有整個產業鏈條的賦能。這是一道“雙解”題,可實現雙贏并不容易。
▲卡爾動力科技有限公司零碳無塵智慧物流項目
圍繞自治區“五大任務”和構筑四個世界級產業,鄂爾多斯市不斷調整產業布局的“算法”,以系統性鏈條替代碎片化發展,注重各個重大項目之間的邏輯銜接與價值增值,著力“破壁”龍頭企業“孤島”。
如今,在零碳產業園,以遠景為龍頭的電池及儲能產業鏈,以隆基綠能為龍頭的光伏產業鏈,以美錦國鴻、英博圣圓為龍頭的氫燃料電池及綠氫設備制造產業鏈,以上汽紅巖、捷氫科技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制造產業鏈,“風、光、氫、儲、車”產業矩陣在零碳產業園內正在加快形成。
從一片“荒灘”的“零”起步到“2.0”的新升級,鄂爾多斯在持續擴大零碳產業園現有“產業圈”的同時,開始率先布局“后發型產業”,全鏈鋪設從高碳到低碳再到零碳的綠色變革之路,為頭部企業解決“后顧之憂”。
“未來,光熱站是新能源產業的一個大趨勢,可以有效彌補光伏發電不穩定、調峰難的短板。看這些‘鏡子’,就可以把光熱儲存起來,想啥時候發電就啥時候發電。”內蒙古百川光熱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公司企管中心副總經理曾勇介紹說。
他的背后,一面面閃亮的“鏡子”正源源不斷“走下”生產線,被碼成一道道“鏡子墻”,等待著運到新疆。
百川光熱是全球領先的光熱聚光反射鏡智能裝備制造商,也是一家訂單型企業。雖然光熱站需要的鏡子規格不一,不能大批量化生產,但這并沒有影響到企業的投資信心。
▲內蒙古镕鋰電池材料有限公司高端石墨材料項目
“鄂爾多斯太陽能非常豐富,光伏產業勢頭強勁,零碳產業園的光伏產業鏈已經成型,對于光熱產業來說是‘補位’也是機會,必然大有可為。”曾勇說,鄂爾多斯是我國七大陸上新能源基地之一,他對鄂爾多斯的大好“光景”充滿期望,也對企業“錢途”深信不疑。
截至目前,以零碳園區為“核點”的蒙蘇經濟開發區共入駐企業172家,其中規上企業31家,落地億元以上項目97項。2024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52.9億元,正在向著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加速而行。
▲鄂爾多斯現代煤化工創新技術中試基地項目
零碳產業園,僅僅是鄂爾多斯市破除頭部企業“孤島難”的一個切面。
2025年,鄂爾多斯市錨定“闖新路、進前列”目標,借助自治區“六大行動”的契機,以鏈式思維全力推進重大項目謀劃行動,讓頭部企業從“孤島”變成“群島”。
全市新春“第一會”要求,要強化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供應鏈“五鏈”協同,堅持“鏈式”改造,加快產業鏈和科創鏈“兩鏈”融合,為全年重點項目推進劃定“路線圖”;
加強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互補融合,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綜合能源生產供應基地。全力推動4條電力外送通道建設,緊抓快干第二、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
▲內蒙古寶豐260萬噸煤制烯烴和配套40萬噸植入綠氫耦合制烯烴示范項目
實施好23項現代煤化工及延鏈補鏈項目,特別是寶豐、國能、中石化、榮盛等一批千百億級投資大項目;
加快推進風光氫儲全產業鏈發展,實施好通威、晶澳、镕鋰、華景等30項重點項目,圍繞頭部企業積極招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和產業鏈空白缺口項目;
積極推進“一基地三中心”和年度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動“中國絨都”向“世界絨都”邁進。
緊接著,3月8日,鄂爾多斯市舉辦首場創業暖城暢談早餐會,這是多年來政企面對面的“固定動作”。鄂爾多斯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海宇邀請新能源開發、裝備制造領域16家企業和6家科研院所、金融機構負責人共進早餐,問難點、聽意見、找對策。
▲內蒙古東日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60萬套石墨容器項目
兩天后,2025年鄂爾多斯首場“鏈”上暖城招商推介會走進長三角,鄂爾多斯市與來自寧波、臺州、杭州等地區的60多家重點企業、行業翹楚以及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的業界精英歡聚一堂,圍繞電氣設備、家用電器、自動化、新能源、人工智能、高端算力等新質生產力產業,探討產業前景,尋求合作契機。
“我們看中的就是鄂爾多斯未來30年、50年的發展前景。鄂爾多斯的資源稟賦是國內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而資源稟賦在未來會形成多個產業鏈和工業門類,這就是我們最好的市場,所以選擇從浙江到鄂爾多斯,希望在鄂爾多斯這里的廣闊空間里扎根、發展壯大,走向世界。”愛德曼氫能源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黎明說。
2024年,鄂爾多斯市工業產值超50億元的規上企業達到31家。2025年,鄂爾多斯市計劃實施重大項目433個,總投資8561億元,全力推進經濟總量千億跨越、縣域經濟百強進位、產業園區提級攀高、工業產值萬億突破,力爭到“十五五”末進入全國萬億城市俱樂部。
▲建亨奧能科技有限公司鈉鹽儲能電池全產業鏈項目
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緊密耦合,一條條以頭部企業為引領、中小企業環環銜接的產業鏈正在釋放出強大動能,重塑著更多元的產業生態。
在蒙蘇經濟開發區周邊,不少原先閑置的鄉村民房“活”過來,一套一百平方米的房子能給村民帶來每月千余元的租金收益。2021年以來,零碳產業園面向社會提供超2萬個就業崗位,吸納約1.3萬名人才。
助力頭部企業“山高為峰”,推動中小企業“靠山吃山”,大項目、小企業的“鏈結構”,使得產業召喚人氣,人氣帶來動力,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邏輯在鄂爾多斯風起潮涌。
來源: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