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春(上善資本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長和實業在美國和巴拿馬兩國政府的巨大壓力下,賣出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不包含在內地和香港的港口),交易宣布后8個交易日(3月4日到3月13日),長和市值增加了414億港元(參考《李嘉誠賣掉中國之外的港口,是不是一筆好買賣?》)。
但3月14日上周五有關部門發出批評聲音,長和股價下跌6.4%,市值減少了121億港元,再次上演了投資者無比熟悉的一幕。
這件事情也成了周末網絡熱點,有三個批評意見:第一,港口具有戰略意義,長和應該把港口賣給中國公司;第二,即使不賣給中國公司,也應該賣給其他國家的公司,不應該賣給美國公司;第三,美國公司拿到這些港口之后,一定會刁難中國的航運貿易。
但這三個批評都站不住腳。第一,目前沒有任何消息說有其他中國公司參與了競價,這筆交易需要獲得巴拿馬的批準,巴拿馬在美國壓力下已經退出一帶一路,不可能允許另外一家中國公司來經營港口。
第二,這筆交易最大的買家是瑞士的公司,長和在公告里清楚列出了三個買家,貝萊德,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和Terminal Investment Limited。
前兩個都是美國的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全球基建項目,但并不負責港口的運營(組成財團——編者注),第三個TiL才是真正運營港口的公司,這是一家瑞士的公司,在港口運營的業務量在全球排名第七,僅次于長和。
TiL的母公司是瑞士的地中海航運集團MSC,創始人為意大利Aponte家族。這筆巨型交易之所以能夠在數周內完成,貝萊德引入MSC是成功的關鍵,MSC家族與李家關系非常好,長期合作,相互尊重信任。MSC的總裁表示,這次交易完成后,和記黃埔的管理團隊會加入到MSC集團。
第三,網上猜測買家會惡意漲價或者刻意阻礙中國的航運貿易,但卻沒有任何實質依據。
從官方公開信息來看,MSC集團自1988年進入中國市場,與中國政府建立了長期互信的合作關系,合作規模持續擴大,業務合作涉及航線運營與港口網絡、船舶建造與綠色雙碳、物流管理與港口投資、技術交流與政策協同等。
MSC地中海航運公司憑借家族企業的靈活性與戰略遠見,通過與中國政府及企業的深度合作,不僅鞏固了其全球航運霸主地位,也為中國航運業的技術升級和綠色轉型注入動力,雙方以互惠共贏為基礎的合作模式,必將成為全球航運業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MSC地中海航運公司是我國造船工業最重要的買家之一,中船重工2023年交付4艘全球最大2.4萬TEU級集裝箱船。
2024年新增的56艘新船訂單全部由中國船廠正在制造當中,合計1121.2萬端載重。以載重噸計,是中國船廠訂單量最大的客戶。這樣的公司會向中國航運貿易惡意漲價或者刻意阻礙嗎?
如果美國政府對中國產的貨輪征收特別通行費用,對MSC也是重大打擊,如果MSC選擇余下的貨輪不在中國生產,也會面臨重大違約風險。
我們再來看看貝萊德(BlackRock)。
截至2024年底,貝萊德管理資產規模達11.6萬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員工約2.11萬人。
貝萊德股權結構以大型金融機構和政府投資機構為主導,管理層與內幕人持股比例為0.86%,機構投資者占比83.5%(前五大為先鋒集團,貝萊德,道富,淡馬錫和美國銀行),剩下為個人股東,公司背景體現了全球化資本運作的復雜性和影響力。
貝萊德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逐步進入中國市場,早期以債券和股票投資為主,后轉向金融、能源、科技等關鍵領域,大多以財務投資為主(不干涉具體經營層面),重倉持有中國銀行、中國石油、比亞迪等企業,并于2021年后,加大對科技、醫療、綠色能源企業的投資,包括騰訊、阿里、邁瑞醫療、中廣核等。
2024年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見貝萊德CEO芬克時強調歡迎外資參與中國市場,雙方達成深化合作的共識。
我們可以預判的是,貝萊德也沒有大的動力損害中國的利益。
如果我們把貝萊德牽頭向長和購買港口的行為視為破壞中國的國家利益,那么貝萊德投資中國企業的行為是不是也在破壞中國的國家利益?
歸根到底,真正想要破壞中國利益的就是特朗普及其支持力量(例如逼迫巴拿馬政府選邊站的國務卿盧比奧)。中國完全可以動用國家力量對之進行制裁,中國也可以采取合法手段來阻礙這筆交易。
但跳出法律框架,對長和進行口誅筆伐的做法,只會讓企業家更加擔心安全。這讓人又想起了拿到熟悉的數學題:樹上十只鳥,用槍打掉一只,還剩幾只?
時至今日,這些批判性的文章,沒有一篇文章說清楚了到底中國國家利益的哪個方面被這筆交易破壞了,也沒有一個點明了面對美國和巴拿馬政府的壓力,長和實業到底應該如何行動,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長和是不是應該把除了巴拿馬運河的2個港口之外的港口,打包出售給中國公司。考慮到交易的規模,以及這些年中國企業在境外收購的實際情況,中國運營港口的公司(招商局港口或者中遠海運)很難在數周內做出決定,需要數月來完成交易是常態。
或者,長和應該學習TikTok,只賣出巴拿馬的2個港口,剩下的港口全部繼續持有?
相關部門沒有給出清晰的意見,那些事實都沒搞清楚的,純粹賺流量的批評文章也沒有。
如果長和做出決定前,要請示有關部門,有關部門又要去聯系中國相關公司,這些公司又要花上數月論證和籌備,這個期間特朗普會使什么壞招,長和的市值要經歷什么樣的打擊,誰能給個靠譜的說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