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鐘先生投稿的人生感悟:
在當下婚嫁普遍現實的社會里,很多人都覺得生女兒才是最好的,因為生兒子,父母一輩子不僅要為兒子花很多錢,還要為兒子的事業婚姻和生活操心到老。
而生女兒就不一樣了,前期跟兒子一樣培養,可當女兒長大嫁人了,不僅有不少的彩禮收,往后也不需要父母操什么心!
說實話,只生了一個女兒的我,在過去也是這樣想的,總覺得生女兒要比生兒子幸福和自在。
然而,當我步入晚年后,卻發現未必全是幸福和美好的。
我今年64歲,妻子60歲,我們倆都是礦廠職工退休。
34年前,我們夫妻倆生下一個女兒,就沒法再生了,起初挺為此感到遺憾的,畢竟家里到我這輩就單傳了。
但后來隨著女兒漸漸長大,我卻發現,只有女兒的家庭,反而過得更自在和幸福。
我的女兒麗麗,她從小就很懂事,沒讓我們操什么心,尤其是在讀書方面,她雖然不是那種成績拔尖的孩子,但卻是很自覺和努力向上的。
中學就壓線考上縣城的一中,然后高中時成績稍差一些,去了三中的高中部,但最后,她還是努力考上了省城的一本大學,沒讓我們夫妻倆負擔太多。
女兒大學畢業后,也很出息,先是去了世界500強的公司實習,后面又考進省城某小學當了老師
女兒工作后,也依舊很懂事孝順,每到節日放假都會回來陪我們,或者我們去省城找她一起旅行。
女兒剛工作那幾年,我們一家三口可真的是幸福極了,去了很多地方旅行,女兒也給我們買了很多東西,我人生中第一輛車,就是女兒幫著買的。
剛提車的時候,同事和鄰里都羨慕極了,紛紛說我生的女兒,比他們生的兒子還有用。
原以為這樣的日子會很長,可是當女兒嫁人后,我就感覺這份幸福漸漸消失了。
女兒27歲的時候就嫁人了,女婿是她的大學時期的師兄,兩人畢業后一直異地戀。
然而,那時候我是不太希望女兒嫁給他的,因為我這女婿是外省的,而我只想女兒能嫁給我們本地的。
但是女兒一心要嫁給他,我們也干預不了,最終只能讓女兒這樣遠嫁。
女兒剛嫁人時,還是在省城教書,我們家離省城近,女兒那會兒還能每個月回來一次。
可是當女兒生了外孫后,為了能一家三口團圓,女兒就跳槽去了女婿那邊的民辦小學教書。
雖然女婿家離我們也不算太遠,400公里的距離,開通了高鐵后,不到3個小時就可以到。
但女兒去了那邊工作后,和我們相處時間就越來越少,以前她總是有事沒事就回家來,而現在她一年也只會回來四五次,并且每次都呆不久,住一晚兩晚就走了。
我和妻子曾想過去粘著女兒生活,尤其是女兒生娃后,我們就想著過去幫忙帶娃,然后就可以留在女兒身邊了。
但親家比我們還積極,寧愿放下工作,也要幫忙帶娃。
帶娃不成,我們也想過去女婿那邊買個房子,這樣離女兒近一點,但是女婿那邊的房價太高了,我們根本買不起,
后來,我們帶娃不成,買房也無望后,為了和女兒多見面,只能主動跑過去見。而每次去到女婿家,我和妻子也住不久的,像旅行一樣,住個兩三天就要走。
這不是我們不喜歡住在那邊,也不是我們和親家相處不來,而是女兒女婿平時都要上班,很少在家。
每次去到都要親家招呼,而親家又特別熱情,啥都不讓我們干,想出點錢買菜買東西,她都不肯讓我們破費。
這樣的熱情,雖然是很和諧且美好,但卻讓我們夫妻倆很不好意思,因此不敢住太久。
漸漸地,因為距離,我們和女兒成了兩家人一樣,走動越來越少,而看著女兒在那邊忙著工作和養娃,我們不好過多打擾。我們夫妻倆很多次生了病,都只能互相照顧,不敢跟女兒女婿說。
畢竟一告知,孝順的女兒肯定會立馬請假跑回來照顧,這距離那么遠,我們也不想女兒如此奔波,畢竟一來一回肯定要請不少假,花不少錢。
而他們小兩口背著房貸,又要養孩子,也挺不容易的。我們只想等到真正非常需要時,才去麻煩女兒。
可真需要女兒時,卻沒法隨叫隨到。
前年,老伴腰椎間盤突出住院了,很需要有人照顧,而我剛得重感冒,沒法去醫院伺候。于是,我就告訴了女兒,想要她請個假回來伺候一下。
誰知女兒很想回來,但那時候她婆婆也身體不好,需要她照顧孩子和婆婆。
最后女兒很無奈,只能出錢委托她的高中同學,幫我們找了護工照顧。
以前,女兒還沒嫁人時,總是說以前要如何贍養我們,說嫁人后一定要讓女婿買個大房子,把我們接到一起生活。
但如今看到女兒這樣的生活狀況,我感覺是無法實現了。過去我總覺得生女兒很好,但如今卻發現:只有一個女兒的家庭,到了晚年,終究還是難逃這三種結局。
第一種結局:晚年難再聚
像我的女兒一樣,遠嫁他鄉。在她生孩子之前,還能偶爾回來看看我們。可自從有了孩子,她回來的次數越來越少。
孩子小的時候,不方便帶孩子長途奔波;孩子上學后,又要忙著孩子的學習,只有寒暑假才能回來。有時候,因為工作忙,連寒暑假都回不來。
我們只能在電話和視頻里看看她和外孫,心里的思念卻越來越濃。
逢年過節,看著別人家熱熱鬧鬧的,我們家卻冷冷清清,那種孤獨和落寞,真的無法用言語形容。
第二種結局:養老難依靠
雖說現在養老院非常不錯,什么養老設施都有,但再好的養老院,終究比不上兒女在身邊的貼心照顧。
但女兒結婚后,就得幫著女婿照顧公婆,另外又要照顧自己的孩子,很是辛苦。我們做父母的看見了,哪里忍心再給她增加負擔!
所以,對于養老,我們都是能自己扛就自己扛一下,能不麻煩女兒就不麻煩她。
第三個結局:晚年清閑自由
只生女兒的家庭,老了唯一好的地方,就是不用為女兒操太多心,自己掙的錢自己花,也不用像對兒子一樣貼補太多錢。
女兒生的孩子,也不用我們帶,我們老了是完全自由的,想去干嘛就干嘛,沒有兒女孫輩的約束。
總而言之,只生一個女兒的家庭,在傳統觀念、養老保障、情感寄托和經濟壓力等方面上來評斷,終究是有利有弊,有無奈也有幸福的。
對此,大家是怎么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