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3月18日,中國又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小米集團,發布了自己的2024年度的經營業績。
小米集團作為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明星企業,其年度經營業績數據,一直都是備受市場關注的。特別是在2024年3月底,小米集團推出了小米SU7汽車,更是讓大家對其年度業績,又多了一份新的期待。
史上最強年報
“史上最強年報”,這是雷老板給小米集團2024年年報的總結。事實上,小米集團確實也稱得上這個評價。
從營業收入的角度來看,小米集團2024年完成銷售收入3659億元,同比增長率為35%。我們知道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門檻,營業收入約為2000億元。而創建于2010年的小米,已經遠高于世界500強的目標。
從利潤指標來看,2024年度小米集團利潤為272億元,增長率更是高達41.3%。作為一家世界500強級的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指標,都能保持35%以上的增長,在全球范圍內也是比較少見的。
小米的收入來源
那么小米這3659億元的超大規模的營業收入,都是靠旗下的哪些業務實現的呢?我們可以具體來看一下:
其一,智能手機業務依然是小米集團的核心業務,在2024年為其貢獻了1918億元的營業收入。
小米手機在2024年出貨量為1.68億臺,僅次于蘋果(2.25億臺)和三星(2.22億臺),排名全球智能手機第3位。不過,在國內市場小米手機出貨量為4190萬部,排名第6位。多少有些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味道。
其二,小米的IoT與生活消費產品,2024年為小米貢獻了1041億元的銷售收入。
這其中,包括小米的電視機、空調、電冰箱、洗衣機、電腦、平板、耳機、手環、手表等。其中,2024年小米的空調出貨量為680萬臺,已經足以對格力、美的等傳統品牌,形成競爭壓力了。
其三,是互聯網服務業務,為小米貢獻了341億元的營收。
這部分業務規模相對較小,但是利潤率水平確是最高的,毛利率高達76.6%,領跑小米所有的業務條線。
小米造車的分析
其實,對于小米集團來說,無論是智能手機業務,還是IoT、家電等業務,都是其相對成熟的業務板塊,依靠著足夠的性價比,都處于穩步發展的階段。
對小米未來銷售收入將影響巨大影響力,甚至收入可以與智能手機業務,相媲美的一定是汽車業務。2024年,小米的汽車業務,劃歸到其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板塊,一共貢獻了328億元的營業收入。
據統計,2204年小米汽車交付量,一共有13.68萬臺。進入2025年度,月均交付車輛都在2萬臺以上。事實上,限制小米汽車收入提升的并不是訂單不足,而是產能跟不上。
截至2025年2月末,小米在全國65個城市,已經設有220家的銷售門店。隨著小米 SU7 Ultra、YU 7車型的發布,未來小米汽車板塊對集團的營業收入貢獻,可以肯定將是顛覆性的。
不過,小米的汽車業務目前還處于大規模的投入階段,還沒有開始為集團貢獻利潤。數據顯示,2024年度小米的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整體虧損金額為62億元。可見為了造車這個戰略性的業務,小米集團也是拿出了真金白銀的投入。當然,按照小米汽車目前的表現,其進入盈利期只是時間問題。
最后
總的來說,2024年度是小米集團業績豐收的一年,無論是傳統的智能手機業務,還是新開拓的電動汽車業務,年度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的。
如果大家細數一下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榜單,你會發現手機制造、汽車制造企業,都是入圍超級企業榜單的大戶。這是因為手機和汽車,都是單價很高的消費品,很容易創造大額的營業收入。并且汽車、手機都屬于耐用品,用了一段時間就有更新的需求,可以為企業不斷的創造營業收入。
小米集團一家企業就將智能手機、汽車這兩大制造業板塊全部涵蓋進去了。現在其年營業收入3600多億元,隨著其汽車業務的增長,小米集團營業收入1-2年內進入5000億元+,大家也不用感到驚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