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15日下令對也門胡塞武裝發起大規模空襲,并警告伊朗立即停止支持這一武裝。美軍襲擊已造成至少31人喪生、上百人受傷,包括多名婦女和兒童。伊朗譴責美軍發動“殘暴空襲”,美軍襲擊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伊朗否認美方說法,同時申明美方無權干涉伊朗外交政策,美方應停止對也門人民的殺戮并結束對以色列種族滅絕行動的支持。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16日說,伊朗與胡塞武裝的襲擊行動沒有關聯。
“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伊朗核問題:要么達成協議,要么采取軍事行動。我更愿意達成協議,因為我不想傷害伊朗。”美國總統特朗普在3月7日播出的一檔電視節目中透露,他已寫信給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信中提到“我希望你們能夠進行談判”,因為“如果我們不得不采取軍事行動,這對伊朗來說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特朗普(資料圖)
前不久,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參加活動時表示,美國總統稱其準備與伊朗談判,他們說“我們愿意談判,談判能實現和平,但是伊朗卻不愿意”,這是對世界輿論的欺騙。哈梅內伊表示,伊朗為何不愿意談判?因為伊朗已經坐在談判桌上好幾年,但是,是同一個人(特朗普)把完成的、已經簽署好的文件撕毀。伊朗知道談判是行不通的,因此那些呼吁談判的說辭都是輿論欺騙。哈梅內伊表示,美國這種威脅是不明智的,伊朗有報復能力,一定會反擊。
特朗普于2月4日簽署總統備忘錄,決定重啟在其首個總統任期內對伊朗實施的“極限施壓”系列舉措,包括尋求將伊朗石油出口規模打壓至“零”的措施,以此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針對哈梅內伊的最新表態,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布賴恩·休斯重申,伊朗可以選擇通過談判達成協議,否則伊朗可能面臨美國的軍事行動。
伊朗(資料圖)
在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看來,特朗普團隊延續了“極限施壓”的談判模式,這種策略在中美貿易戰中已被反復使用,其核心邏輯在于通過高強度制裁與軍事威懾,迫使對手在談判中做出更大讓步。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分析,從特朗普的角度來看,他不愿意在中東地區增加過多投入,更傾向于通過施壓再談判的交易式思維來取得外交成果。“特朗普始終沒有完全堵死與伊朗和談的大門,甚至期待能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伊朗、俄羅斯副外長14日舉行北京會晤,重點就涉及解除制裁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三方發表了聯合聲明。中方會見與會代表團團長,提出中方關于伊朗核問題的五點主張。這五點主張包括:堅持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決爭端,反對訴諸武力和非法制裁;堅持權責平衡,統籌核不擴散與和平利用核能目標;堅持以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框架為基礎達成新共識;堅持對話促合作,反對強推聯合國安理會介入;堅持分步對等原則,協商一致尋求共識。
伊朗總統(資料圖)
“中國和俄羅斯能夠與伊朗及其他各方保持暢通的溝通和對話渠道,使得它們在促進談判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西北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王晉說,此次三方會晤聚焦于兩大核心領域:一是呼吁各方進行對話與談判,二是敦促各方保持克制,共同努力達成一致。“會晤的主要目的是為伊朗核問題談判創造有利的輿論氛圍。”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孫德剛指出,此次的聯合聲明有助于緩解國際社會的焦慮,進而為相對平和地解決伊朗核問題創造條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