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的大女兒結局如何?看完后一定唏噓不已。
張首芳的母親是趙春桂,她是張學良的胞姐。
張作霖 22 歲時邂逅了趙春桂。因為父親張有財被賭徒打死,走投無路的張作霖四處漂泊,卻不慎被一伙山賊綁了票。這伙山賊見他衣衫襤褸,身無分文,本想直接結果了他,還好張作霖能說會道,苦苦哀求,山賊們才暫且留他一條性命,打算日后再做處置。
機緣巧合之下,此事被趙家廟的地主趙占元知道。趙占元心生憐憫,覺得這年輕人頗為可憐,便出面將張作霖贖了出來。張作霖獲救后,因身上有傷,行動不便,趙占元便讓他在自家養傷。就這樣,張作霖踏和趙占元的二女兒趙春桂相遇。
趙春桂,模樣生得俊俏,性格溫柔且善良。她見張作霖受傷,心中滿是同情,在他養傷期間,總是細心照料,噓寒問暖。一來二去,兩人漸漸熟悉起來,情愫也在悄然間滋生。
然而,趙春桂的家人得知此事后,堅決反對他們在一起。在趙春桂家人的眼中,張作霖根本配不上她,所以遲遲不點頭。
張作霖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他不甘心就這么被人看低,也不愿意失去趙春桂。于是,在深思熟慮之后,他決定當兵去。
進入軍隊后,張作霖格外努力。訓練場上,他總是最早到達,最晚離開,功夫不負有心人,張作霖很快便在軍隊中嶄露頭角。
不久之后,甲午戰爭爆發。張作霖所在的部隊被派往前線作戰。在戰場上,張作霖毫不畏懼,沖鋒陷陣,他的英勇表現贏得了上級的賞識。一次戰斗中,部隊陷入了困境,被敵人包圍。
在危急關頭,張作霖挺身而出,帶領一小隊人馬,巧妙地突破了敵人的包圍圈,為部隊開辟了一條生路,戰后,他被晉升為哨長。
張作霖衣錦還鄉,激動地上門提親:“春桂,我回來了,我兌現了我的承諾,我功成名就了,現在我可以光明正大地來娶你了。” 趙春桂泣不成聲,連連點頭。
趙家人得知張作霖如今已經成為軍官,態度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他們不再反對兩人的婚事,在眾人的祝福聲中,張作霖和趙春桂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婚后,平靜而又幸福。張作霖和趙春桂相互扶持,成為了村子里人人羨慕的一對夫妻。
隨著張作霖的事業如日中天,他成為了手握重兵、稱霸一方的軍閥。然而,就在他功成名就的同時,他與趙春桂之間的感情卻逐漸出現了裂痕。
1900 年,張作霖在一次社交活動中,結識了年輕貌美的盧壽宣。盧壽宣出身名門,知書達理,長相更是明艷動人。張作霖對她一見鐘情,很快便展開了熱烈的追求。在張作霖的猛烈攻勢下,盧壽宣最終答應了他的求婚。
趙春桂在發現他違背當初的誓言后悲痛欲絕,她強忍著心中的痛苦,幫著操辦婚禮。從此以后,張作霖對趙春桂越發冷漠,很少再關心她和孩子們的生活。
趙春桂婚后為張作霖生下四個孩子,最后只活下來兩兒一女,其中女兒就是張首芳。然而,張首芳卻成為了父親仕途上的墊腳石。
1898 年,張首芳出生,作為家中長女,張首芳自幼無憂無慮,得到萬般寵愛。趙春桂雖然出身農家,但是她親自教授女兒女工、禮儀,一心想把她培養成知書達理的名媛。
好景不長,父親手中權利越來越大,家中的妻妾也日益增多。趙春桂和丈夫的感情出現裂痕,最后更是在38 歲這年因病離世,張首芳的生活一落千丈。
張作霖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拓展自己的地盤,決定進行政治聯姻,最后他決定將張首芳許配給黑龍江督軍鮑貴卿之子鮑英麟。張首芳沒有反對的資格和能力,只能點頭答應。
1915年,張首芳結婚,婚禮足夠的盛大,張首芳卻心如死灰,兩人本就沒有感情基礎,雙方都明白這不過是一場政治交易,何談愛情。
起初,日子還算平穩,但時間一長,兩人性格上的差異以及對這段婚姻的不滿逐漸顯現,矛盾也隨之滋生。
1928 年,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不幸被炸身亡,張首芳失去了父親這座靠山,在鮑家的處境愈發尷尬。張作霖死后,鮑英麟對張首芳的態度急轉直下,兩人矛盾不斷激化。
后來,鮑家勢力也受到沖擊。鮑英麟為求自保,謀求新的政治靠山,對張首芳更是不管不顧。張首芳在鮑家受盡冷落與委屈,最終,這段維系了十幾年的婚姻以離婚收場。離婚后的張首芳,帶著孩子回到娘家。
此時,張學良雖然已經繼承了父親的部分勢力,但畢竟年輕,面對如此復雜的局面,難免有些力不從心。在處理父親后事以及應對各方勢力的過程中,張首芳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與幫助。
張作霖離世后,張學良肩負起主政東北的重任。在這艱難的時期,張首芳雖身處幕后,卻始終默默地支持著張學良。
不僅如此,張首芳還利用自己在東北的人脈關系,為張學良提供一些情報與支持。她結識了不少當地的名門望族與社會賢達,通過與他們的交往,了解到一些民間的聲音與動態,并及時反饋給張學良,幫助他更好地治理東北。
之后,張首芳差點抓住幸福,一次偶然的機會,張首芳結識了知識分子傅家麟。傅家麟性格溫和,學識淵博。了解到張首芳的身世與遭遇后,他對張首芳心生同情與敬佩。
兩人相處過程中,驚喜地發現彼此興趣相投,話題不斷。不僅如此,傅家麟對她體貼入微,關心她的生活。
然而,這段感情并未得到家人的支持。她的家人認為傅家麟出身平凡,與張首芳的身份不匹配,擔心這段感情會給家族帶來負面影響。經過一番痛苦掙扎,張首芳最終還是選擇聽從家人安排。她忍痛與傅家麟分手。
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張首芳想盡一切辦法,試圖營救弟弟。她四處奔走,托人求情。然而,一切的努力都無濟于事。
新中國成立后,張首芳積極投身于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在社區里,張首芳結識了許多普通百姓,她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她徹底摒棄了大帥府千金的身份光環,她還常常熱心幫助鄰里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憑借自己豐富的經驗與過人的智慧,為大家出謀劃策。鄰里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 “張大娘”。
不僅如此,張首芳還時刻關注著國家的發展變化,通過報紙、廣播等渠道及時了解時事新聞。她為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到由衷的驕傲與自豪。
張首芳晚年時一直和子女相依為命,后來,她開始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比如養花、刺繡等。這些興趣愛好,成為了她晚年生活中的心靈慰藉。
1975 年,張首芳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 78 歲。
姐姐的離去,讓張學良悲痛萬分。盡管此時的他因種種原因無法親自前往悼念,但他在心中默默地為姐姐送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