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上朝就是昏君,但對于萬歷而言,有點不好說,你說他是昏君他又不徹底算,又感覺有點明君。你說他是明君,他又不純粹。他是一位功過參半的爭議性歷史人物,創造了30年不上朝的“紀錄”,也是歷史上不上朝時間最長的皇帝。
如果拿與雍正相比,那真的是成相反面了。他雖30年都不上朝,但他的權力又沒有絲毫的變動,能做到既不上朝又依然能掌控群臣的皇帝也只有他了。
萬歷在年少時就被稱為是天才兒童,他五歲就能讀《論語》,十歲登基時能背誦《尚書》且流暢自如。 張居正為其制定的密集課程,他都能認真完成,凌晨四點起床讀經,午飯后研習治國策論,天黑還要批改 “模擬奏章作業”。這位學霸皇帝不僅讀書出色,書法也在張居正的親自培養教導下打下了堅實基礎。
他博覽群書,而且還精于書法,在書法學習過程中,廣泛吸收各家之長,以柳楷為根基,又融入顏真卿、趙孟頫以及 “臺閣體” 筆意,注重筆畫的提按頓挫、骨肉的勻稱和力道的豐沛。
晚年的他更是喜歡抄佛經,但他并沒有什么書跡流傳于世。親政初期時的萬歷,也曾雄心勃勃,試圖證明自己的能力,他最開始效仿 朱元璋 “雞鳴而起,夜分不寐”,主持了著名的 “萬歷三大征”。寧夏平叛、播州之戰、抗日援朝,尤其是在 1592 年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時,萬歷果斷拍案而起,派遣四萬明軍跨過鴨綠江,將日軍趕下海,贏得了朝鮮國王的尊崇。
據有關資料記載,早期臨朝期間他與文官集團之間的 矛盾日益尖銳,曾想為愛妃修花園, 戶部哭窮不讓,沒辦法而放棄。而又試圖想更換太子, 卻遭遇六部九卿集體死諫。甚至是有一次在上朝時打了個哈欠, 就被御史彈劾 “上班摸魚”。
他感覺自己好像不是皇帝,權力似乎并不在自己手上,而是受人擺布的玩偶。這種種的限制與沖突,讓他心生厭倦,而在這長達數年的與文官集團之間的斗爭,讓他對權術的掌握越來越得心應手。從1590 年開始,他以 “朕頭暈目眩,今日免朝” 為由,開啟了長達二十八年的不上朝生涯。
在不上朝的日子里,萬歷皇帝看似沉迷于各種 “集齊龍珠” 般的行為,如讓景德鎮御窯每年燒制 23 萬件瓷器,追求墻上涂龍腦香摻花椒末,搜尋雞蛋大小的珍珠,派太監滿世界搜刮奇珍異寶。但實際上,他并未完全荒廢朝政。遼東軍報深夜送達,他能在被窩里批紅到天明;江南織造貪污案發,他果斷讓東廠將涉案太監活活杖斃,依然牢牢掌控著帝國的最高權力。
這段時期,他在書法上同樣有所作為,其書法作品風格多樣,既有楷書的端莊工整,如早期寫下的 “學二帝、三王、治天下大經之法” 十二字,字體剛勁有力,盡顯扎實功底;又有行書的流暢自然。
他的書法在當時被賜予臣下,像為琉球國題字 “守禮之邦”,御賜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的圣旨等,都展現出其書法的影響力,也對當時的文化藝術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激勵著更多人學習和研究書法。
有學者認為,他平生有兩大愛好,一是攢錢,一是書法。很多人都只知萬歷是個權謀家,卻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位書法家和收藏家。他晚年更是沉迷于抄經,而現在僅存的只有一部抄經楷書 《明神宗帝金字妙沙經》現藏于日本收藏家市河萬菴手中。
此作共計 48 行、200 余字,單字大小約 5 厘米,以金粉為墨,書寫得一絲不茍、嚴謹工致。筆力沉雄,切筆入紙,行筆以中鋒為主,筆畫遒勁利落、飽滿圓潤,起筆自然,書寫穩實,收筆含蓄內斂,藏頭護尾,不漏鋒芒。
此作融合了唐代楷書的嚴謹與宋代楷書的靈動,既有顏真卿、柳公權等唐代書法家的雄渾厚重,又吸收了蘇軾、黃庭堅等宋代書法家的灑脫自然,兼具廟堂之氣與文人雅趣,堪稱明代皇家楷書的典范之作。
此作其真假程度不知,但單字看確實如此。1620 年,五十八歲的萬歷皇帝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明史》評價他 “明之亡,實亡于神宗”,然而朝鮮使臣李恒福卻稱頌他是 “萬世不敢忘” 的救世主。
他的一生是充滿矛盾的,感興趣的書友可以從《大明王朝1566》這部電視劇或《萬歷十五年》一書中了解。
對此,您怎么看?
聲明: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
以故事的形式為你講述名人名帖背后的故事,更多書法內容請點擊上方名片關注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