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40年的冬天,左權縣的公安保衛人員接到了一則舉報:有一名叫高二根的八路軍炊事員正試圖毒害朱德總司令。
提出這項舉報的人是左權縣的民兵隊長莫三航,他告訴公安人員自己曾經在窗外親眼看到了高二根在往飯菜里投毒。
結果,縣里的工作人員經過調查之后更是驚出了一身冷汗,因為這個高二根曾經在敵占區的偽軍部隊里當過兵。
緊接著,高二根就被左權縣的公安人員逮捕了起來,當地法院也按照“敵特”的量刑標準給高二根判處了死刑。
可是,當這起案件的卷宗被送到八路軍鋤奸部部長楊奇清的案頭時,他卻立刻叫停了高二根的死刑。
因為根據楊奇清多年的刑偵經驗,他發現這起案子里似乎存在著幾個重大的疑點,這個高二根八成是被人冤枉了!
紅軍時期的楊奇清同志
那么,楊奇清是如何發現高二根的案子存在冤情的呢?未來楊奇清和根據地的刑偵工作人員又會如何查出真兇呢?
長征路上的“密探”
1930年4月30日,一位來自湖南平江的青年踏上了尋找紅軍的路途,他叫楊奇清,之前他就屢次在平江當地幫助地下黨同志傳遞情報。
所以,當楊奇清明確表示出想要加入紅軍的意圖之后,當地地下黨的同志們便給楊奇清開出了一封介紹信,讓他拿著這封介紹信去找紅軍部隊。
很快,楊奇清就在江西省找到了紅軍部隊的蹤跡,他也被分配到了紅三軍團擔任政治宣傳員。
不過,上級領導很快就發現楊奇清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因為他的腦子總是比一般的同志轉得快,而且,這個小伙子善于觀察,總能從一些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上察覺到人們的情緒。
1933年5月,在上級領導的推薦之下,楊奇清終于進入了保衛人員訓練班,從這一刻開始,楊奇清也正式從一個宣傳工作者轉變為了一個保衛人員。
由于楊奇清的學習成績非常出眾,他畢業以后立刻就被分配到了軍團的保衛部門擔任工作,這也讓楊奇清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非同小可。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大部隊被迫開始長征。
當時楊奇清正在保衛部門負責偵查工作,正因如此,他細致耐心的性格特點也在此刻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長征開始之后,楊奇清所在的偵察部隊必須在前面為大部隊探路,這項任務在當時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他們極有可能遭遇埋伏在前方的敵人。
但楊奇清總能通過一些特殊的手段來判定敵人的行進方向,比如通過腳印來判斷敵人數量的多寡、通過土地的凹陷程度來判斷敵軍是否攜帶有重武器……這使得楊奇清每次都能為大部隊探出一條安全的道路。
久而久之,楊奇清的大名也就傳到了中央首長們的耳朵里,于是,楊奇清便被上級從偵察部隊調到了執行部門去工作,對于這項新的調動,楊奇清毫無怨言。
被調到執行部門之后,楊奇清的日常任務也變成了“保衛首長們的安全”,這也讓楊奇清變得更加謹慎小心了起來。
而且,首長們身邊的工作往往非常繁雜,這樣的情況也讓楊奇清練就了許多新的技能,比如在長征的路途當中,楊奇清就學會了維修電臺、架設天線。
楊奇清和八路軍總部的首長在一起
總之,在整個長征的路途當中,楊奇清幾乎承擔了首長們身邊最復雜也是最危險的一部分工作,所以,在長征結束之后,整個中央的同志們都對楊奇清格外信任。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順利到達了陜北根據地,楊奇清也被任命為了紅十五軍團的保衛局局長,當紅軍部隊被改組為八路軍之后,楊奇清又被任命為了八路軍鋤奸部的部長。
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楊奇清逐漸將自己手中的保衛工作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整個根據地的鋤奸和保衛工作都被壓在了楊奇清的肩頭。
這一年,他才剛剛35歲。
離奇的“死刑判決”
1940年的冬天,楊奇清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看到了一份死刑案卷。
自從從事保衛工作以來,楊奇清始終保持著謹慎的態度,他拿起一支筆,很快就在這份案卷上圈出了一些可疑的地方。
楊奇清(左)
原來,這份案卷上記載的是一起刺殺中央首長的“大案”,被判處死刑的嫌疑人是八路軍總部一個叫高二根的炊事員。
按照案卷上的記載,高二根在當八路軍之前曾經參加過敵占區的偽軍部隊,因此,他為了完成敵人交代的任務選擇在朱德總司令的飯菜里下了毒。
最終,高二根做的那份飯菜還沒有來得及被送到首長們的餐桌上就被人發現了。
發現他的人是左權縣一個叫莫三航的民兵隊長,據莫三航所說,他曾經親眼看見了高二根下毒。
因為這起案件直接關乎朱德總司令的安全,保衛人員也的確在高二根所做的飯菜里驗出了毒素,再加上莫三航為這起案件提供了目擊證詞,左權縣的地方法院就判處了高二根死刑。
此刻,這份案卷只要被簽上楊奇清的大名,高二根就會立馬被拉到刑場執行槍決了。
但楊奇清卻堅持叫停了死刑,要求將高二根暫時關押在監獄內,因為他必須將這起案件的幾個疑點調查清楚。
半個小時以后,負責調查高二根案的公安人員就抵達了楊奇清的辦公室內,聽完了此人的敘述之后,楊奇清立刻就拋出了幾個十分尖銳的問題:
除了舉報高二根的莫三航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目擊證人?有沒有查到高二根與日偽方面聯絡的證據?
在楊奇清看來八路軍部隊里的很多戰士在參軍之前都曾經加入過偽軍部隊,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被當地的日本侵略者強征入伍的。
后來這些人在認識到了侵略者的真實面目之后才選擇棄暗投明加入了八路軍,如果僅憑這一點就將他們通通說成是日偽方面派來的奸細,這實在是太過牽強了。
其二,高二根如果真的是日偽方面派來的奸細,他為什么不在第一時間下手殺害朱老總和其他的中央首長,反而在如今的這個時候動手呢?
要知道,間諜工作本就充滿了各種不可預知的風險,時間拖得越久,任務所面臨的變數也就越多,因此,間諜往往在接到任務之后就會迅速著手完成任務。
根據左權縣公安局的調查人員所說,高二根是一個老實巴交的炊事員,他平時雖然不會經常參加社交活動,但也并沒有表露出任何敵視八路軍和邊區政府的言行。
況且,每一個為中央首長做飯的同志在正式參加工作之前一定都經過了嚴格的政治審查,當初楊奇清也參加過這項工作,并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所以,楊奇清斷定“高二根投毒案”存在重大的疑點,自己也將配合左權縣的公安人員對這起案件進行一次徹底的調查,作為負責整個八路軍根據地鋤奸工作的干部,楊奇清絕不能讓真正的兇手逍遙法外!
令人驚訝的真相
在決定要對高二根投毒案展開調查之后,楊奇清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左權縣,他不僅在監獄當中見到了高二根,還直接召見了當初舉報高二根的莫三航。
根據高二根自己的描述,他雖然在偽軍部隊里當過兵但是他卻從來沒有參加過針對八路軍的戰斗。
因為自己本來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廚子,根本不會扛槍打仗,所以,后來即便他被日本兵抓了壯丁也只是在偽軍部隊里負責燒火做飯。
在聽了高二根的說辭之后,楊奇清還是覺得有些不太保險,于是,他立刻動用了我軍埋伏在日偽政府內部的線人開始秘密調查高二根的底細。
幾個星期之后,前方的地下黨同志傳回了線報,高二根的確沒有與日偽方面的情報部門產生任何形式的聯系,關于高二根是日偽特務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而就在楊奇清調查高二根投毒案的時候,他發現之前舉報過高二根的莫三航似乎總是對案情的發展格外關心,這顯然是有些不太符合常理的。
因此,楊奇清決定將莫三航所說的話與高二根所做的交代結合在一起進行一番對比結,果,這一對比,楊奇清就發現了許多不對勁的地方。
在莫三航對公安人員進行舉報的時候,他就一口咬定了高二根是要趁機給朱老總下毒。
但高二根只不過是一個八路軍單位里的炊事員,雖然朱老總喜歡吃他做的飯,但高二根也經常給單位里的其他人做飯。
就算那一天莫三航親眼看見了高二根往飯菜里下毒,他又怎么可能知道高二根是想用這些毒藥去謀害朱老總呢?
而且,根據莫三航自己的說法,他是在窗外經過的時候看到高二根在偷偷下毒的。
可是,當時的他站在窗外,又怎么能斷定高二根往飯菜里加的是毒藥而不是調料呢?
當比對進行到這一步的時候,楊奇清的心中對于這起兇險的刺殺案已經有了結論:真正想要刺殺朱老總的兇手并不是高二根,而是莫三航!
緊接著,楊奇清就將莫三航的檔案調了過來。根據檔案上的記載,莫三航是幾年前從山西的敵占區逃難到根據地的。
后來,他因為積極支援抗日工作被提拔為了當地民兵部隊的骨干成員。
對于如此模糊的記載,楊奇清的心中很難不產生懷疑,于是,楊其青便再次聯系了我黨潛伏在敵占區的同志,請求他們幫忙調查一下莫三航的情況。
然而,根據我等潛伏在淪陷區的同志傳來的匯報,莫三航并沒有參加日偽特工部門的行動,但這也并沒有讓楊奇清放松警惕。
他立刻想到了另一個答案:這個莫三航有沒有可能是國民黨的特務呢?
眾所周知,在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方面幾乎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對八路軍部隊和根據地政府的滲透工作,利用戰爭期間產生的難民潮,不少國民黨特務已經悄悄地混入了我黨的隊伍中。
早在1940年年初,根據地就進行過一輪清查工作,秘密鎖定了一些由國民黨方面派來的特務。
但當時還處于“國共合作,聯合抗日”的時期,我黨也并沒有對他們采取強制手段。
正在楊奇清為莫三航的身份而感到疑惑的時候,我黨潛伏在重慶的地下工作者傳回了一份情報:他們已經證實莫三航就是重慶軍統派出的特工人員!
據悉,早在1937年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就部署了一項代號為“骷髏”的行動,這項行動的主要目標就是暗殺包括朱老總在內的我黨高級領導人。
戴笠
如果他們的暗殺目標順利達成,重慶方面就會立刻將暗殺的黑鍋嫁禍到日本特務的身上,在沒有查出確切證據的情況下,我黨縱使懷疑上了軍統特務也定然會無話可說。
在查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后,楊奇清立刻就命人逮捕了莫三航。
起初,莫三航在楊其清的面前還打算抵賴,但當楊奇清把證據一件件地擺在莫三航的面前時,他也只能低下了頭顱。
原來,莫三航本來就想在高二根的飯菜中下毒以達到謀害朱老總的目的,但他在飯菜中做手腳的行為被高二根給發現了,兩人因此爆發了激烈的沖突。
在被高二根發現之后,莫三航害怕自己的行為被高二根舉報,他決定先下手為強栽贓高二根為“日偽奸細”,如果高二根的罪名被坐實了,他不僅為自己洗脫了嫌疑還能得個英雄的稱號。
但令莫三航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是,他碰到了火眼金睛的楊奇清,他這種拙劣的把戲很快就被楊奇清給拆穿了,最后他也被當地法院判處了死刑。
有趣的是,當初國民黨方面想要將暗殺我方高級領導人的罪名栽贓在日本特務的頭上。
因此,楊奇清他們在對外公布消息的時候,也給莫三航扣上了日偽特務的帽子。
面對這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手段,軍統的特務頭子們恐怕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在此后的歲月里,楊奇清又不斷在保衛部門的工作中立下了赫赫功勛,后來他也有幸參與到了開國大典的保衛工作之中,這也成為了楊奇清一生最為驕傲的經歷。
當今天的人們回看楊奇清的革命生涯時,或許依舊會對他的智慧和膽略產生震撼的情感。
楊奇清和妻子
在那個刑偵技術還十分原始的年代,楊奇清硬是靠著自己的經驗與智慧完成了一個個在旁人看來無比艱巨的任務。
這不僅是屬于楊奇清同志個人的榮耀,也是屬于新中國第一代保衛人員的功勛,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默默付出,中國革命才得以走到了勝利的終點。
如今人們站在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依舊會感到心潮澎湃,因為人們知道并不是每一個人民英雄都能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他們的姓名,但他們建立的功業卻會被所有的華夏兒女永久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