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太原迎澤區教育體育局攜手《中國教師報》課改中國行委員會、太原市程惠萍名師工作室,面向全國成功舉辦了一場以“與好奇心一起成長——迎澤區科學教育視域下《十萬個為什么》整本書閱讀教學新思考”為主題的公益師訓會。
活動特邀太原市校外監管科科長陳沁、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主任王威亞、《中國教師報》洪湖老師、《三階梯閱讀》編輯部編輯張嬌老師、迎澤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郭宏、迎澤區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楊秋忠出席。太原市迎澤區資深校長導師團、區級“追光”行動導師團、全區業務領導、骨干教師、青年教師代表及程惠萍名師工作室成員等近200人共享盛會,活動由迎澤區第二實驗小學承辦。
2023年底太原市迎澤區申報成為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區,一年多來,成果豐碩。站在2025新的起點,迎澤區對科學教育視域下整本書閱讀研究又有了新思考。他們繼續秉承項目學習理念,以整本書《十萬個為什么》為載體展開研究,由三位老師分別帶來《十萬個為什么》導讀課、推進課和展示課。三節課采用玩飛行棋的方式,將難以堅持的科普讀書變得有意思,將有趣的讀書與解決生活問題聯系起來,讓讀書有意義,更將迎澤區科學教育“百個奇思妙問”行動與讀書結合,讓制作自己的《十萬個為什么》變得有可能。
課堂上,學生們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習活動:借助AI技術,實現與百年前作家米?伊林的心靈對話;借助影片《哪吒2》感受到了科學并不遙遠,自己也可以借助文學家的語言表達,用科學家的思維為現場老師講解生活中的水蒸氣現象,體驗科技發展帶來的生活巨變;他們還踴躍挑戰,嘗試創編一本屬于自己的《十萬個為什么》。整個課堂氛圍熱烈而活潑,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葆有好奇心,獲得成長與快樂。三節課充分呈現了項目學習理念下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展現了科學教育對強化核心素養培育的積極引領作用。
展示課圓滿結束后,迎澤區教研科研中心主任程惠萍為與會者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專題講座。程主任的講座以整本書閱讀為核心,從“多角度解讀書目”“持久動力源”和“教研新突破”三個維度展開了深入探討。主任在分享了《十萬個為什么》獨有的價值點的基礎上,還強調新鮮感只是起點,體驗感才是支點。教學中要讓最好的老師——興趣,參與學習,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情緒價值,促發內驅力,提升行動力,收獲素養力。程主任還分享了本次教研實踐的新突破:開辟了一條“校本研究出成果——區域教研轉化提升——聯盟實踐初顯成效——輻射全區優質均衡”的新型教研路徑,凝練出了“科學架構、精準施策”的成長指南,對實現區域教研飛輪運轉,促進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最后程主任對教師們寄予厚望:獨行快,眾行遠。所有教師也應永葆好奇心,眼中有學生,心中有熱愛,永遠癡迷于高質量。她的發言不僅為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深入開展指明了方向,更為科學教育視域下的教育教學行動描繪了藍圖。
講座結束后,迎澤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郭宏表示,此次整本書閱讀教學建議的專題研討活動,是迎澤區項目化學習深入研究的又一次成果展示,也是迎澤區作為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區積極進行的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亦是各校業務領導的專項培訓和語文教師“追光行動”系列活動的持續跟進。同時,郭局長也分享了自己參與活動的真實感受,教師要關注未來的教學形式,要持續推進教研模式的創新,大家共研共進,實施優質均衡,實現人人受益,展現迎澤區建立聯盟體的意義所在。同時還要關注未來的教育,要有接納和包容的心理。郭局長的發言引得了現場老師的陣陣掌聲。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主任王威亞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做了高屋建瓴的總結致辭。他肯定了迎澤區項目學習的持續深研成果,更贊揚了迎澤區作為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區,一年多以來所做的積極探索。他結合三節課的教學實踐,對科學教育視域下整本書閱讀教學提出了獨到的見解,王主任從選準閱讀書目、建構科學思維、立足未來站位三方面分享了自己對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思考。他呼吁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積極轉化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共建教研新模式,開辟合作新格局,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活動采取線上線下同步推進模式,在線觀看人數近萬,直播熱度近十萬。此項活動同步被多家媒體報道轉載。
來源:迎澤區教育體育局
供稿:辛會云 洛晶 張鳳蘭 白云
攝影:田志忠
編輯:師曼
審核: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