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附小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璀璨歲月
在白城附小的悠悠歲月里,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校園文化的寶庫中。自從舞劇《白毛女》片段在學校匯演中大獲成功之后,宣傳隊便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趙老師,這位充滿智慧與熱情的領路人,再次以敏銳的藝術嗅覺,琢磨出了一個新劇——排練十大樣板戲之一的京劇《沙家浜》里的經典片段《智斗》和《十八棵青松》。
2013年6月錦州聚會時,彭曉茜和蘇振橋在酒店房間表演《智斗》
2017年201大院發小聚會的舞臺上,彭曉茜就唱起了阿慶嫂片段《智斗》
彭曉茜,這位才華橫溢的小演員,被委以重任,扮演劇中機智勇敢的阿慶嫂。她不負眾望,排練時異常刻苦,無論是那韻味十足的唱腔,還是那傳神的動作、身段,都仿佛是從電影中走出來的阿慶嫂,模仿得惟妙惟肖。與此同時,兩位男同學也展現出了非凡的演技,他們分別飾演胡傳魁和刁德一,與彭曉茜共同演繹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智斗故事。當三人化妝、穿上戲服,一踏上舞臺,便立刻贏得了滿堂喝彩,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而我,在這次演出中,有幸扮演了一個新四軍小戰士的角色。雖然戲份不多,只是跟著其他扮演新四軍戰士的同學滿場奔跑,但那份參與其中的喜悅與激動,卻讓我至今難以忘懷。那時的我,雖然沒有什么特別的印象,但那份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卻在我心中悄然生根發芽。
然而,時光荏苒,轉眼間,高年級的同學小學畢業了,我們宣傳隊又迎來了幾位新隊員,201大院的趙曉英和劉彥偉,我們幾個人在同一個大院住又在同一個宣傳隊排練演出,幾乎天天膩在一起。
2018年201大院發小在杭州聚會
趙老師因工作需要調到了白城一中,我們宣傳隊也迎來了新的領路人——劉億兵老師。劉老師大約35歲左右,中等身材,頭發略顯黃色,梳著兩條麻花辮,眼睛大而有神,經常穿著一件黑色的夾克衫,顯得干練而利落。她與我們相處得如同姐妹一般,不僅在學校指導我們排練,還經常邀請我們去她家玩耍。記得她家的炕燒得特別熱乎,我們常常躺在上面聽她講鬼故事,有時聽著聽著就睡著了,夢里還回蕩著劉老師那溫柔而神秘的聲音。
在劉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們宣傳隊又排練出了一個新節目——《做軍鞋》。這個節目講述了8個小老太太為親人解放軍做軍鞋的故事,她們邊唱邊跳,每人搬著一個小板凳從舞臺一邊扭到另一邊,又走到舞臺中央坐下納鞋底,一會兒又站起來轉來轉去,最終把軍鞋做好
2013年6月,當我和黃勤、趙曉英在錦州聚會時,我們還情不自禁地模仿了當時的動作,那份純真的快樂與美好的記憶仿佛又回到了我們身邊。
除了《做軍鞋》,我還參與了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節目——二人轉《送咱隊長上大寨》。在這個節目中,我扮演了一個手握鞭子趕車的小老板,負責送隊長上大寨參觀學習。隊長由一位名叫譚國強的男生扮演,他的嗓音洪亮高亢悠揚,后來還被選入了白城地區吉劇團從事專業表演。每當回想起那段時光,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哼唱起那首熟悉的歌詞:“大鞭子一甩哎,啪啪的響哎,送咱隊長上大寨……”
我和大院子弟劉彥偉、趙曉英合影
在白城附小的五年里,我最開心的時光無疑是在宣傳隊度過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姐妹相伴左右,不是排練就是演出,每天都過得充實而快樂。我們共同經歷了無數次的歡笑與淚水,也見證了彼此的成長與蛻變。除了宣傳隊的活動之外,我還在班級里給同學們排練節目參加學校文藝匯演。到了小學五年級時,我們甚至被邀請到工廠為工人們排練節目,那份“藝高膽大”的勇氣與自信至今仍讓我引以為豪。
2018年杭州聚會左起:劉彥偉、黃勤
原附小宣傳隊小演員左起:張藝、黃勤、劉佳、趙曉英
如今,雖然那段美好的時光已經遠去,但那些珍貴的記憶卻永遠鐫刻在我的心中。每當回想起那段歲月我都會感慨萬千,感謝白城附小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給了我一個展示自我、放飛夢想的舞臺;感謝趙老師和劉老師的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更感謝那些與我并肩作戰的小姐妹們陪我度過了那段最難忘的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