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寧波鄞州區“四普”工作隊
根據業余文保員提供的信息
在東錢湖鎮茶亭村南側百步山半山腰處
發現宋元時期的鏡中寺遺址
門前的路,到達大門
從現場看,該寺格局清晰、規模較大,主體坐西南朝東北,由山門、正殿、東西廂房、西偏房及水池組成,占地面積約為938平方米。
據觀察,建造該寺時系就地取材,采用塊石筑墻,墻厚約0.5米。臺階、院墻、庭院、水井等建筑遺存清晰可辨。
寺院的西側為自然山體,其中有一口泉眼,寺院的北側有一條水溝,常年流水不息,應是寺院主要的用水來源。
遺址發現了兩面石鼓,其中一面有人為搬動痕跡,倒在路邊。鼓面為素面,下方刻有云紋,呈祥云托日造型,與東錢湖下水村史氏宗祠前的石鼓同源;石鼓下有須彌座,紋飾與宋代紋飾雷同;須彌座中間雕刻有兩只石獅,與金忠家族墓墓碑上的雕刻有異曲同工之妙。
石鼓上的云紋
金忠家族墓墓碑石刻
通過石鼓呈現的宋元遺風,調查人員判斷該遺址即宋元時期鏡中寺所在。
從其他建筑遺存看,鏡中寺歷代皆有修建,如其中有柱礎顯示出晚清民國風格,壓頂瓦的年代大致在民國以后。遺址還發現了碑座,證明原應有碑刻。
據村民反映,該寺實際到20世紀90年代才正式廢棄。
部分石構件
碑座
石臼
壓頂瓦
“鏡中寺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兵部尚書金忠(1351-1415)家族墓葬群比較近,村民告訴我們,這曾經是金忠家族墓旁的一座功德寺,即祭掃金忠墓時,供家眷休憩的‘家寺’,同時平時也有守護墓葬的功能。”鄞州區文物保護管理中心普查人員表示,像這樣的組合,東錢湖別的宋代墓葬旁邊也有,比如史彌遠墓邊的大慈寺,葉氏太君墓旁的無量壽庵,都是墓葬邊的功德寺。
金忠子孫三代后不仕,家道中落,逐漸無力顧及該寺?!半m然還沒有文獻證明這一點,但從地理位置上看,鏡中寺和金忠家族存在關系還是很可信的?!逼詹槿藛T表示。
鏡中寺遺址復原示意圖
據了解,東錢湖鎮在“三普”時,也曾登記過一處“鏡中寺遺址”,為山腳下的梅園庵。該地在2014年出版的《新編東錢湖志》中被記錄為“鏡中庵”,20世紀90年代曾經重修過一次,2010年時拆除。
民國《鄞縣通志》中的鏡中寺
鏡中寺遺址看湖
“我們猜測是山上祭掃不方便,所以把山寺的功能移到山下,利用山下原有的梅園庵改稱鏡中寺,而我們這次找到的是最初、真正的鏡中寺。”普查人員稱,這一發現,不僅豐富了鄞州區佛教文化遺存,也還原了歷史上鏡中寺由山上遷到梅園庵舊址的歷史。
(圖文來源于“之江文物”,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