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在這孕育希望的盎然春意中,河南省實驗小學于3月17日隆重舉行“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教育教學場景中的應用”專題培訓活動。全體教職工與科大訊飛教育科技專家共聚卓越學院,以科技為犁鏵,在教育創新的沃土上播撒智慧火種。本次培訓由卓越學院秘書長崔海濤主持。
“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在人工智能浪潮重塑教育生態的今天,本次活動以“春播”為意象,呼應“一年之計在于春”的育人智慧。通過專家講座、案例剖析與場景化研討三大模塊,深度解構AI大模型在精準學情分析、個性化教學支持、智能教研輔助等維度的創新應用。科大訊飛大課堂教研總監李修蓮現場演示“星火認知大模型”如何實現教案智能生成、作業智能批改等教學全流程賦能,更結合學科教學場景展示了AI虛擬助教、跨學科知識圖譜構建等前沿實踐。
“人工智能培訓既是技術認知的革新課,更是教育初心的喚醒課。”正如王獻甫校長在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會中強調,當生成式AI重構知識傳播方式,教育工作者更需把握“育人”本質,將智能工具轉化為因材施教的助推器。活動現場通過“理論+實操”的沉浸式學習,讓教師們親身體驗AI輔助教學設計、智能學情診斷等工具,在思維碰撞中探索“人類智慧與機器智能”的協同育人新模式。
春播秋收,與時偕行。當春耕的智慧遇見AI之光,這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培訓不僅為教師隊伍裝上了智能教育的“新引擎”,更在“機器智能”與“人類智慧”的共鳴中,拓印出技術賦能教育的創新坐標系。通過構建虛實融合的教學新范式,我們既守護著“因材施教”的教育本真,又為教育現代化發展注入澎湃動能。這場融合科技力量與育人初心的春日之約,正待實驗人以創新實踐澆灌,共同收獲人工智能時代的育人碩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