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母親
文/大解
母親站在菜畦里,揚起胳膊,
摘下高處的豆角,又彎下腰,
摘了一些低處的豆角,放進(jìn)籃子里。
隨后,她坐在菜畦邊的
一個小木凳上,摘去豆角的筋脈。
豆角很胖,里面的豆粒鼓脹脹的。
老家的菜地都在院子里。
灶膛里的火還未熄滅,
母親心里有數(shù),一切都不用急。
她摘完豆角,正要進(jìn)屋的時候,
我回來了,我?guī)啄瓴呕匾淮卫霞摇?/p>
母親看見我,一邊喊,
一邊小跑迎接我,她并不知道自己
已經(jīng)去世了多年。
2023.11.29.
賞析
今天分享的是魯獎詩人大解的詩《母親》,這是一首極具張力的詩,是現(xiàn)實與虛幻的張力,是生與死的張力,讀完詩歌,暗暗有一種隱痛。詩人通過描寫母親摘豆角的過程,以及母親的生活日常細(xì)節(jié),到最后母親迎接詩人歸家,充分體現(xiàn)了母子之間感悟的濃厚,這種純天然的親情,讓母子二人有種難以言表的愛。母親獨自在老家,詩人出門在外,幾年才回趟家,母親惦念著兒子,兒子想念著母親。詩歌結(jié)尾母親迎接兒子的那幕或許在現(xiàn)實中多次上演,詩中的各種場景,詩人也是記憶猶新。詩人借回憶將母親復(fù)活,在最后轉(zhuǎn)折,一下就戳中淚點。下面,具體來感受下這首詩。
詩歌前兩節(jié),詩人描寫了母親摘豆角、清理豆角的整個過程,詩人用一連串的動作記錄了母親靈活的身影,展現(xiàn)了母親的生命活力,并且把豆角照顧得非常好,從豆角的長勢和體型個頭就可以看出。這從側(cè)面反映了母親日常生活的簡單,更深的是一種孤獨之感。
接著,詩人寫到母親的心理層面,菜地在院子里,灶膛火未熄,一方面反映了母親的活動范圍,說明一切盡在眼底,母親心里有數(shù),不用急。然而,這里的不急和詩人回到家時的那種急一下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情感的張力也瞬間顯現(xiàn)出來。詩人幾年才回一次家,母親一邊小跑,一邊喊,那種急切的心情徹底顯露出來,這或許就是母親最幸福的時刻了。
最后一句“她并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去世了多年”,把具體的人一下變成虛幻的人,把現(xiàn)場一下變成回憶,時空和情緒在這一刻瞬間轉(zhuǎn)換,這突如其來的張力,讓失落的情感陡然上升。那歷歷在目的場景已物是人非,母親的音容笑貌成了虛擬,再也看不到母親鮮活的生命形象,怎能不讓人感到悲痛呢?
這首詩,以奇特的構(gòu)思,瞬間的時空轉(zhuǎn)換,將最后一句前面所有的鋪墊全部化為情感,最后一句的畫龍點睛之筆為全詩注入了生命力和鮮活的血液,再回頭閱讀詩歌,又是別樣的體驗。這一巧妙的構(gòu)思第二次激活了母親的生命,這是情感、生活與詩藝的完美結(jié)合。這樣的詩歌看似簡單,實則難寫,詩人的生命體驗不同,表達(dá)效果也大不相同。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xué),至此,就結(jié)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qū)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薦的詩歌,歡迎留言告訴我,一同欣賞,共同進(jìn)步。我是詩者格命草,歡迎關(guān)注,下期詩評見!
詩人簡介
解文閣,筆名大解,一級作家,河北青龍縣人。1957年生,現(xiàn)居石家莊。著有詩歌,小說,寓言等作品多部,作品曾獲魯迅文學(xué)獎等多種獎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