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格雷姆斯3月單月場均轟下28.6分,真實命中率64.7%時,整個NBA都在問:這個生涯場均9分的3D球員,憑什么突然變身成為得分機器?我們拆解了他的成長軌跡,發現他的爆發早就埋下了三大伏筆。
伏筆一:被封印的高中殺神基因
高中時期場均29.5分的格雷姆斯,其實從未消失——看看這些技術細節:
1.撤步三分:大學時期場均8.3次三分出手,命中率40.3%,腳步干凈程度堪比克萊
2.對抗投籃:大四時開發出背身+后仰跳投,單賽季投進87記中距離(NCAA側翼第3)
3.防守本能:2023年季后賽把巴特勒真實命中率壓到55%(常規賽63%)
這些技能在尼克斯時期被壓縮成“底角射手”,直到加盟76人才重見天日。納斯教練給他設計的“假擋拆真單打”戰術,激活了他封印7年的持球基因。
伏筆二:被低估的戰術適配性
格雷姆斯3月爆發的秘密藏在76人體系里:
空間紅利:恩比德缺席后,76人場均三分出手增加8.2次,格雷姆斯接球三分占比從62%降至38%
錯位懲罰:當馬克西吸引包夾時,他面對換防后衛的命中率高達71.3%
轉換進攻:3月快攻得分4.1分(聯盟第8),利用其2.01米臂展完成3次折疊扣籃
最致命的是納斯給他的“科比權限”——3月份他場均單打4.3次,每次得到1.18分,效率超過聯盟89%球員。
伏筆三:被忽視的身體進化
格雷姆斯的蛻變絕非偶然,三項身體數據揭示真相:
1.橫移速度:從新秀年3.42秒提升至3.15秒(側翼前15%)
2.垂直彈跳:助跑起跳從86cm增至94cm,扣籃次數比尼克斯時期翻倍
3.核心力量:對抗下投籃命中率提升12%,3月籃下命中率71.3%
看看3月16日對火箭的46分之夜:他6次突破狄龍·布魯克斯得手,其中3次用歐洲步閃開協防——這種動態天賦在2021年體測時根本不存在。
爆發真相:天時+覺醒
格雷姆斯的逆襲本質是“機遇撞上準備好的天賦”:
戰術解放:納斯允許他打大學時期擅長的肘區策應,3月場均助攻從1.2次漲至3.4次
心理突破:對陣勇士單場44分后,他接受采訪時說:“教練告訴我,你就是我們的科比。”
技術融合:將大學時期的撤步三分+高中時期的對抗終結結合,開發出無解“1-2步急停跳投”
但隱患同樣存在——他3月的受助攻率僅48%,遠超生涯平均的72%。當季后賽對手針對性包夾時,這種強投模式能否延續要打問號。
格雷姆斯的故事像極了2015年的林書豪——當戰術枷鎖解除、信任灌注、潛能釋放,草根也能綻放巨星光芒。但不同的是,他用了7年時間打磨每一個技術細節。這提醒我們:NBA從不缺天賦,缺的是讓天賦呼吸的土壤?;蛟S下一個逆襲劇本,就藏在某個被貼上“3D”標簽的球員身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