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紅”的這座充滿“魔幻色彩”的樂園,曾經一度人山人海,據統計開園當年,入園游客人數竟達100多萬人次。有網友表示花40元就從這里“走”出國門,并認為是成都人的集體回憶。那么,如此“魔幻”的成都世界樂園,到底是怎么樣的存在呢?又是怎么成為記憶的呢?咱們來梳理下!
一、建立背景與初期發展成都世界樂園建于1994年(一說是1993年),位于成都市郫都區犀浦,占地700畝,由新加坡資本投資4.38億元建造。樂園以“微縮世界”為核心理念,薈萃了108處全球著名景點,包括匈牙利英雄廣場、埃及金字塔、美國尼亞加拉大瀑布、自由女神像等,大部分按1:1比例仿建,被譽為“中國西部人文旅游景觀之最”。其誕生背景與20世紀90年代中國旅游業起步、出國受限密切相關,成為成都人“不出國門看世界”的象征。二、黃金時期與游客盛況開園初期,世界樂園迅速成為西南地區熱門景點。1994年開園首年游客即突破100萬人次,1995年3月單日游客達3萬人次,門票收入高達185萬元。彼時門票價格為40元(高峰期曾漲至80元),相當于當時成都職工月均工資(約3478元)的1/7,仍吸引大量市民前往“打卡”。樂園內文藝表演、景觀湖、歐洲街等設施,成為一代成都人童年記憶的載體。
三、衰落原因與關閉2000年后,隨著出國旅游逐漸普及,樂園游客量逐年下滑,2003年春節日均僅2000余人次,最終于2003年5月5日宣布關閉。經營不善、同質化競爭(如后續建成的歡樂谷、國色天鄉)及維護成本高昂是主要原因。此外,樂園因仿建國外地標引發版權爭議,加速了其退出歷史舞臺。
四、轉型與現狀2004年,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以9000萬元購入世界樂園420畝園區,2007年正式啟用。原景點被改造為教學與生活空間:匈牙利英雄廣場:成為學生藝術創作的壁畫墻;美國南部莊園:作為旅游管理專業實訓基地;烏拉圭陽臺:改建為男生宿舍,容納400余人;白宮:入駐太赫茲紡織研究中心。
剩余280畝未購區域則保留部分景點,成為婚紗攝影基地,但需付費拍攝(如一對新人300元)。部分景點(如金字塔、獅身人面像)仍存,但整體呈現破敗感,建筑斑駁、植被荒蕪,與成灌高鐵旁的現代景觀形成鮮明對比。婚紗攝影基地利用殘存歐式建筑吸引新人,但管理松散,部分區域雜草叢生。
五、未來規劃地產開發:2009年樂園曾計劃拆除50%景點用于高檔社區或商業開發,但因資金問題和高校購地需求,進展緩慢。目前園區以高校和攝影基地為主,地產開發暫未大規模推進。文化記憶留存:作為高校校區,部分景點被納入“藝術旅游實踐教學景點”,成為學生寫生、歷史教育的載體。未來可能進一步挖掘其文旅價值,結合高校資源開發特色研學項目。
成都世界樂園從“網紅景點”到高校園區的變遷,折射出時代發展與城市更新的縮影。其輝煌與衰落記錄了成都人從“不出國門看世界”到全球化視野的轉變,而現存建筑則成為城市記憶的活化石。未來,如何在教育功能與文化遺產保護間平衡,或將成為其存續的關鍵。
如果你還想去回味下90年代“世界公園”風潮的余韻,按照上方定位(就在犀浦萬達旁),選擇自己的出行方式就好。網傳是沒有門票的,但最好提前了解是否可以進入參觀。
參考資料:
1. 成都網紅景點告別時代:曾經的熱鬧已成為永恒的回憶(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977748275132789 ) ,來自“ 梔子游記”
2. 90年代,成都人花40元從這里“走”出國門……,來自“成都方志 ”
版權聲明:
本文由夜談哥整理,文中圖片來自成都方志、百度百科及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轉發分享,轉載改編請標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