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斯拉還在研究如何讓中控屏更大,傳統車企糾結于按鍵布局時,一場顛覆性的車內交互革命正在上海車展前夕悄然醞釀。
3月17日,智己汽車聯合阿里巴巴旗下斑馬智行、餓了么等生態伙伴,正式發布全球首個汽車AIOS生態座艙——IM AIOS,首次將AI Agent技術深度植入智能座艙,開創了"動口不動手"的交互新模式。這場發布會不僅展現了智己作為阿里系AI落地首選的戰略地位,更讓我們看到未來汽車作為"第三空間"的無限可能。
1. 動口不動手
傳統智能座艙的交互邏輯,本質是“將手機搬進車內”——多層級菜單、高頻觸控操作,不僅讓用戶體驗繁瑣,更分散駕駛注意力。智己IM AIOS的突破在于,依托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與斑馬智行聯合開發的行業最大端上開放式語音大模型,首次將“AI Agent”集群引入座艙。
簡單來說,用戶無需點擊屏幕或切換App,只需自然對話,多個AI Agent即可協同完成任務。例如,一句“我想吃微辣的麻辣燙”,系統會調用導航Agent規劃路線、支付Agent完成下單,并聯動餓了么“AI外賣”確保“人到車到餐到”。這一過程中,語音識別模糊語義的準確率、多任務協同響應速度,均達到行業頂尖水平。智己用“動口不動手”的邏輯,真正將交互從“功能執行”升級為“需求理解”。
2. 三大技術支點
IM AIOS的核心理念是“所說即所得”,用戶無需打開應用或觸碰屏幕,僅需自然語言即可觸發服務,而這份底氣,來自阿里生態的三大獨家賦能。
類人交互能力:通義千問大模型加持下,系統可理解模糊指令(如“附近評分高的川菜館”),甚至結合環境信息主動服務(如檢測到疲勞駕駛時自動調節空調)。
多Agent協同:導航、娛樂、支付等AI Agent分工協作,用戶復雜指令可“秒級分解響應”。例如,“回家路上買杯咖啡,順便提醒我明天的會議”——系統會自動調取導航、外賣、日程管理模塊,一氣呵成。
生態穿透力:阿里系支付寶、餓了么、淘票票等生態服務,首次以“服務流”而非獨立App形式接入座艙,用戶無需跳轉界面即可完成全場景操作。
這種“服務找人”的模式,讓智艙從“工具”進化為“智能伙伴”,也大幅降低駕駛中的注意力消耗。
3. 殺手級場景:餓了么“AI外賣”首發,重新定義車載生活
如果說技術是骨架,場景才是靈魂。
智己AIOS首個落地功能“餓了么AI外賣”,堪稱“重新定義車內生活”的標桿案例。用戶只需語音下單,系統即可通過多模態感知(如結合目的地、路況、用餐習慣)推薦餐廳,甚至根據運動后的身體狀態建議清淡餐品。更關鍵的是,所有操作均通過自然對話完成,徹底告別屏幕點按。
這一功能的背后,是阿里生態的深度整合:餓了么數據與車載系統實時互通,導航Agent自動優化送餐時間,支付Agent無縫完成交易。官方透露,4月上市的全新智己L6(參數丨圖片)將成為首款搭載該功能的智能轎車,未來還將拓展至電影購票、旅拍社交等場景,讓車從“移動工具”變為“生活樞紐”。
這是智能座艙的“分水嶺時刻”
智己與阿里的此次合作,不僅是一次技術升級,更揭示了智能汽車的終極形態——通過AI與生態的深度融合,讓車成為懂需求、會協作的“第三空間”。正如馬云十年前預言:“未來汽車80%的功能與交通無關”,而智己AIOS正以“No Touch & No App”的實踐,讓這一預言加速照進現實。
可以預見,當行業仍在比拼屏幕數量與算力參數時,智己已憑借對“人性化交互”的深刻洞察,悄然錨定了下一個十年的競爭高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