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陽光溫暖明媚,春花一茬接一茬,將校園暈染成小清新的春日畫布。18日,該校2025年郁金香暨春菊展開幕,3萬余株郁金香與萬余盆菊科花卉浪漫綻放,吸引了眾多師生和慕名而來的武漢市民游客打卡、樂享春光。據悉,展覽將持續至3月28日。
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黃的如金……五顏六色的郁金香和春菊競相綻放,師生們有的在郁金香旁駐足,用手機將美好定格;有的則漫步花間小徑,享受暖陽與美景。該校文學院大二學生林小晴特意換上清新的春裝前來打卡,“足不出校,就可以感受春天的溫柔,朋友圈又添新素材了。”
據了解,武漢生物工程學院今年的郁金香暨春菊展的主題是“郁馥菊芳 生院春語”,本次展出的郁金香涵蓋“人見人愛”“營救”“幸福一代”“紅粉佳人”“粉色激情”“燭光”“馬克”等20余個品種,共計3.2萬株。此外還有瓜葉菊、金盞菊、雛菊等菊科花卉萬余盆,層層疊疊,錯落有致,與郁金香交相輝映,織就一幅“千紅萬紫報春暉”的動人畫卷。
師生們在植物園賞春菊、觀郁金香
曾參與郁金香、春菊種植養護的“甲辰之冬——園林實踐冬訓營工匠班”學員、2024級園林專業學生李廣勝,看著眼前的滿園春色,感觸頗深,“從冬日一粒種球的種植到今日的花開滿園,我收獲的不僅是眼前的美景,更是對生命的感悟、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這段實踐經歷讓我明白,真正的美好不僅在于結果,更在于過程中的每一份堅持與期待。”
該校園林園藝學院師生們的“循環景致”作品
該校園林園藝學院常務副院長唐艷平介紹道,本屆花展的亮點之一,是“循環景致”環節的創新實踐。園林園藝學院師生們以廢舊自行車輪轂重塑風車景觀,用廢舊木板制作風車與郁金香文化相吻合,利用廢舊工具箱、塑料瓶、玻璃瓶等再生材料打造生態小品,將環保理念融入藝術創作。這些作品不僅是美育的載體,更是勞動育人的生動課堂。它們無聲地訴說著:美,可以源于自然,亦能再生于智慧;文明,當與生態同行,讓綠色成為永恒的底色。
該校副校長邱建洲在開幕式上表示,我校始終以美育浸潤心靈,以勞動鍛造品格。從栽種一粒種球到培育滿園芬芳,從設計一隅景觀到踐行環保理念,師生們以雙手賦予校園詩意,以匠心傳承文化根脈。這不僅是花卉的盛放,更是“三全育人”的碩果——在泥土中深耕責任,在花影間涵養情懷,在創造中啟迪智慧。
據悉,近年來,該校圍繞“詩畫校園、生態花園”的魅力校園建設目標,開展了系列文化美育活動,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校園特色文化品牌。每年春季的郁金香展、春菊展則是“四季花展”的開篇之作。(通訊員:葉濤 攝影 陳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