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電梯直達
來源:科普中國
作者:王方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日前發現了可能存在遠古生命的跡象。科學家稱,這是迄今火星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證據之一。
火星巖石上的“豹紋”可能是微生物參與化學反應的證據。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MSSS
研究人員在 3 月 12 日于美國得克薩斯州舉行的月球與行星科學會議上表示,火星車去年研究的一塊巖石上的“豹紋”可能是火星微生物活動的遺跡。
不過,雖然這些“豹紋”看起來很像地球微生物產生的斑點,但研究人員表示,它們也可能是在沒有生物體參與的情況下形成的,盡管他們并不完全了解可能起作用的火星化學和物理過程。
目前,這一發現在評估外星生命的 1 到 7 分中仍是 1 分—— 1 代表探測到一個有趣信號, 7 則是絕對確認。開發該分級的 NASA 前首席科學家 Jim Green 說,希望研究人員能進行額外的確認,使其上升到更高的分級。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將“豹紋”巖石帶回地球進行分析。“毅力號”的“肚子”里已有一個樣本,等待從火星返回。
無論事情如何發展,這一發現都是尋找外星生命歷史中的重要一筆,也是對科學家研究能力的一次考驗。
去年 7 月 NASA 在新聞發布會上首次對外公開這一發現,但幾乎沒有涉及任何細節。
此次會議上公布的數據來自火星杰澤羅隕石坑的一塊巖石。2021 年,火星車在那里著陸,尋找火星生命的跡象。億萬年前,這個隕石坑里可能存在一個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湖泊,而這塊巖石就形成于一條曾經流入湖泊的古河的河道中。
這塊巖石既有黑色的胡椒狀斑點,被稱為“籽”,也有中心顏色較淺、邊緣較深的更大斑點,被稱為“豹紋”。火星車上的儀器進行的化學分析表明,“籽”和“豹紋”的邊緣都富含鐵和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地球化學家 Joel Hurowitz 在會議上表示,“豹紋”的中心富含鐵和硫。
這些化學物質的富集表明,當巖石中含碳的“有機”化合物與鐵和硫酸鹽礦物反應時,“籽”和“豹紋”就形成了。在地球上,這種反應是由微生物引發的。
如果巖石被加熱,這些反應可能會在沒有生命的情況下發生,但 Hurowitz 和同事認為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巖石是細粒的,表明它沒有被加熱和重新結晶。美國得克薩斯州農工大學的地質生物學家 Michael Tice 在會議上指出,在巖石溫度保持較低水平的情況下,模型研究表明,如果生物體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作用,這些斑點就很容易形成。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這種反應能否在沒有生物體存在的情況下發生。Hurowitz 在會議上說:“我們感到有必要做大量的實驗室、實地和模型研究,以便更詳細地探討這類特征。將這些樣本帶回地球,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搞清它們是否由生命形成。”
為將“毅力號”的 30 個樣本帶回地球, NASA 正面臨巨大壓力,早期估計這項任務將花費 110 億美元。到目前為止,該機構尚未有所行動。如果樣本能成功進入實驗室,科學家就可以進行更復雜的分析,比如同位素研究。這有助于揭示微生物是否參與了斑點的形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