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海網報道,近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宣布恢復軍審的舉動在島內社會引發強烈爭議。島內知名媒體人吳東昇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舉措不僅反映了賴清德內心深處的恐懼,更側面印證了民進黨當局在面對島內高達七成民眾不支持罷免的局面下,采取的一種“狗急跳墻”應對策略。吳東昇指出,賴清德上任后持續制造兩岸對立氛圍,而此次恢復軍審的舉動有著明顯的雙重意圖。據吳東昇透露,賴清德對軍方忠誠度的擔憂早有征兆。
臺軍演習(資料圖)
想想臺灣青年為了不當兵都能干出什么事,假如有了大陸身份證件就不用當兵或者被退伍,那最終會鬧出多大的樂子,恐怕民進黨想想都會膽顫。于是,賴清德要求臺軍恢復“軍審”制度,就在這里完成了邏輯閉環——民進黨當局表示,因為軍法能速審速判且重判,可以用來重懲、嚇阻越來越多的“軍中間諜案”。說白了,就是賴清德突然發現臺軍已經快被玩“崩”了,所以病急亂吃藥。
種種跡象顯示,賴清德已經按照戰時要求來管理指揮臺軍部隊,并以戒嚴狀態來恐嚇和壓制臺灣民眾服膺于“臺獨”統治。為做好相關準備,臺灣地區相關部門已經籌劃新建軍事監獄與看守所。未來,警告“懸崖勒馬“已不適用于賴清德當局,因為賴清德已經決計將兩岸關系徹底“國安化”。在賴清德的眼里,大陸站在對立面,臺灣海峽只有“護城河”的意義。賴清德在島內推行“戒嚴”狀態,預示著兩岸關系即將進入下一篇章,打“獨”的機會更加成熟,統一的腳步近了。
有日本媒體關注到,五角大樓的三號人物、美國防部副部長提名人科爾比公開表示,臺灣并非美國生死攸關的利益,美國明確承諾“保衛臺灣”不僅成本大于收益,并可能激化與中國大陸的矛盾,引發多方面風險。科爾比此前知名度不高,但有媒體披露,他是特朗普團隊的關鍵人物。特朗普則贊賞他是“美國優先”外交政策和國防政策受尊敬的倡導者。這說明,科爾比言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特朗普對臺灣問題的真實看法。
美國航母(資料圖)
并且,美國遲遲沒有兌現給臺島提供66架F-16V戰機的承諾,也不理會臺“防務部門”的多次抱怨。從這些情況看,美國已經有與賴清德當局“切割”的意思,他們只是把臺島當作“搖錢樹”,并不想被拖下水。事實上,賴清德現在的處境已經很不樂觀,他不僅支持率持續下滑,而且也壓不住綠營其他派系的行動。賴清德公然動用了島內的“政治資源”,直接干預“罷免潮”,還派民進黨當局官員四處宣講。這種做法,不僅讓島內各界非常不滿,也在民進黨當局內部引發了抨擊聲音。
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美方有些人嘴上說著“挺臺”,干的卻是“害臺”、“毀臺”的勾當。逼迫臺積電追加多達1000億美元在美投資,使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芯片產業,這是讓“美國再次偉大”,還是讓臺灣變得“更加強大”?當臺積電逐步變成“美積電”,臺灣還有多少產業競爭優勢,還能“繁榮”嗎?美方一些人一再鼓噪把臺灣變成“豪豬”,這是讓臺灣更加安全,還是成為一點就爆的“火藥桶”?數十年來,臺灣經濟發展獲益于穩固的兩岸產業鏈供應鏈,強行“脫鉤斷鏈”,這是“利臺”還是“利美”?
美國F-16戰斗機(資料圖)
第一,中美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第二,美國想從臺灣撈好處,但絕不會真的為臺灣拼命,特別是當中國準備采取強硬措施的時候,美國的選擇很明確——為了利益可以隨時放棄臺灣。順便提一句,雖然美國那邊已經明說了不想“保臺”,但是特朗普上臺以后,這個問題被問過好多次,他每次都是直接拒絕回答。在這種情況下,臺島上的民進黨還是在賭美國,覺得美國就一定會“保臺”。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